对于一个坏政权来说,最危险的时刻,恰恰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在中国尤其如此。不给统治者留条后路让他们安全退出,哪个统治者敢让步改革?特别是满清政府,他们是异族,手上沾满了鲜血。但是要给他们留后路,那些充满愤怒的受害者哪个会同意?这都怪他们造的孽太多了。
随着满清政府的进一步的衰退以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行为,国人对这个已腐朽透顶的政权彻底丧失信心。
清末新政是这个垂死的朝廷所做的最后的努力,希望可以用改革来遏制革命,改革进一步,革命退一分,来来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假改革必然招致真革命,这却是愚蠢的满清所未料到的。
清廷简短宣布预备立宪的上谕,其中有“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条文,与其说这是宪政,毋宁说这不过是开明**的外衣。
随后推出的《钦定宪法大纲》有很多抄自日本的《明治宪法》,而比后者更为落后,规定内政外交大事仍然由君主**,诠释了所谓“大权统于朝廷”的具体内容!很倒霉,满清显然选错了老师,想将日本那种垃圾的政治体制移植过来,却不知日本给亚洲各国在政治体制上开创了一个很坏的先例。
光绪下谕颁布宪法大纲,“限九年筹备完成”。以1908年起算,立宪的最后限期就是1916年。从无期到有期,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但问题是,龟兔赛跑,革命会等你九年吗?
别说九年啦,革命大发动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只有半年,最多也不超过一年。
况且,清廷在推动立宪的过程中,也表现出矛盾的一面。那就是慈禧沿自庚子事变后收拢汉人权力的集权策略。袁世凯被明升暗降,从直隶总督位置上被拿下,张之洞也是如此。
如此种种,都令宪政派感到不满。对于立宪派而言。资政院的设立一方面让他们看到了立宪的希望,但他们一方面又无法接受九年的预备期,而且此时各地督抚也开始附议立宪派的呼声,要求成立内阁国会,缓解中央集权对地方的压力。
因此。大规模的国会请愿活动久已酝酿,当部分满汉督抚也开始联名电奏,要求速开国会,组建“责任内阁”时,请愿活动便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了。
“什么,革党拉拢于你,革命成功要任命你为内阁成员?”张謇惊讶地看着陈文强,好半晌才低声道:“兹事体大,慎言,慎言啊!”
“张老。您可不实诚,我不信革党没拉拢你,没试探过您的意思。”陈文强不以为意地笑着,伸手指了指在座的几个人,“还有诸位,有名声,有能量,革党会放过吗?”
这里是位于繁华时尚的南京西路平行的幽静小马路南洋路上的一座小洋楼,名为惜阴堂。而惜阴堂主人,立宪派人物赵凤昌曾隐于张之洞幕后。对张之洞耳提面命,所以被人戏称为张之洞的一品夫人。
别看赵凤昌这个人在历史上或许不是那么有名,但却有着雄厚的政治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