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连科的话,让龙云惊讶的扬起眉毛。
对电子领域也颇有研究,龙云知道分立器件构成的复杂电子设备,出点什么故障那是家常便饭;但是像这样“每次都会出岔”,他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要是情形真的如此,照这么个坏法,不知道这干扰吊舱到底能坚持多久?看着眼前还在忙碌的电子技师,还有桌面上乱七八糟、扔的到处都是的元件和电路板,龙云不禁有点担心的问:“这样说来,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吗?应该不到两小时,当然这还只是初步估计。——啊,中校同志,你不用太担心:现在容易掉链子的元件基本都暴露出来了,只要勤加检修更换就问题不大。关键是里面不少元件现在没有办法量产,所以只能提供一两台来供你秘密测试用,要大规模装备还完全不现实。”
听到基里连科的解释,龙云心里才算是有了点底。
其实他之前一直想问这个问题,或者说担心这种依赖特定电路结构和参数的干扰设备一旦投入大规模应用,意外落入北约手中的话就很可能被破解而失去作用。换句话说,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干扰机的有效姓,很大程度上要看保密工作做得如何;如果被北约得知苏联使用了针对aim-7系列导弹的干扰机,然后大费周折的更换所有在役导弹的接收模块,那他掌握的信息就等于是失去了效用。
现在知道了干扰机暂时还没有批量生产的可能,他倒是放下心来,于是就和基里连科详细讨论干扰机的工作细节。
对照之前读出的信号记录,基里连科昨天已经加班研究了干扰吊舱截获的雷达辐射信号,听龙云说遭遇的战机都是f-15,这一点也和记录仪上的信号特征相符。不过基里连科看了看记录信号,问龙云是不是遭遇了很多敌机的锁定?听到肯定的答复,就相当庆幸的点点头:“恩,我看也是!还好干扰吊舱的信号处理通道比较多,记录显示你最多被四架敌机同时锁定过。啧啧,这么多的导弹也真不是好对付的,干扰机的天线馈送能力有限,而且战机的电力供应也不可能无限放大,恩……四架敌机就是上限了。”
“四架就是……上限?”龙云一时间没听明白、他想了想才觉得有点后怕:“也就是说,如果昨天锁定我的敌机再多一点,那岂不是——”
乍一听到这话,基里连科倒是没什么反应,不过他大概想一想、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哦!是啊!我原以为这压根不可能,不过如果真有超过四架敌机锁定了你,那肯定会有导弹是干扰机照应不到的,那么……”
——那么什么?那你怎么不早说!
导弹漫天飞舞的恐怖场面再次浮现在眼前,龙云一下子就被这景象吓到了。
他现在真是觉得哭笑不得,想起来又感觉脖颈后面发凉,自己昨天的冲锋大冒险原来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敌人面前晃悠,这简直就是一种俄罗斯轮盘赌一样的自杀袭击嘛!只是公里公道的讲,这件事也怪不得基里连科这些技术人员,大概是不在战斗最前线,他们哪里能想到维克托*雷泽诺夫的空战风格一向如此激进、被多架敌机锁定也是家常便饭呢?
不管怎样,以后可不能再像昨天那样有恃无恐:空战容不得一丝侥幸心理和无原则的冒险,龙云算是再一次加深了印象,同时也很为之前发生的战斗感到庆幸。
要是当时再多一架锁定自己的战机,或者干扰吊舱突然出现故障,那后果简直就不堪设想。
和基里连科又聊了一会儿,龙云向他告别离开,回到机库里看到机师们还在围着红色十七号战机忙碌不停,他在心里又暗自默念一遍提醒自己:干扰吊舱这种东西,在那位“电路狂人”检修完毕、确保不会故障频发之前,只能是当做锦上添花的东西去看待。如果把空战保命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上面,那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
经历过刚才的后怕,毕竟是有了干扰吊舱而暂时不必担心aim-7系列导弹的威胁,在机库里填写武器消耗表格,龙云的脑海中没有了“麻雀”的困扰,心情也变得颇为轻松。
只是这种轻松的心境,没有维持多久,就又被缓缓飘来的阴沉灰云所笼罩:
——是那些从地中海远途奔袭而来的f-14“雄猫”,还有他们挂载的aim-54“不死鸟”。
头一次在这个平行世界遭遇到美国海军的精锐力量,驾驶su-27s和f-14真正交过手,龙云才算是有了切身的感受,这世界上第一种三代歼击机的实力真正了得。不仅如此,使用aim-54导弹与机载火控系统配合,f-14能够在远达上百千米的距离上发动颇具威胁的密集导弹突击,在这种交战距离上,苏联庞大武器库中的战机除了挂载r-33的mig-25/31之外,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重型高速截击机搭配远程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雄猫”与“不死鸟”的组合赋予了飞行员强大的单向打击能力: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高开高打、在发射导弹后提供一段时间的照射,到弹上导引头进入末端自导后就转弯脱离,这样的话对手即使配备有中距导弹,也是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如此棘手的敌人,龙云看向机库挂弹架上弹翼张扬的乳白色r-27r导弹,心里却是五味杂陈。面对主动雷达导引的aim-54,以su-27s的雷达和电子设备水平,仅仅依靠现有的r-27系列导弹是很难有所作为,或者说至少也是有相当的风险。
后面的作战,再碰到f-14挟裹“不死鸟”汹汹来袭的话,又要怎么应付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