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战机,他们发射出去的导弹还可以由其余战机继续提供中段指令,但是看这样的局面,等到姗姗来迟的“slammer”们飞到预定的目标位置,那架速度惊人的敌机恐怕早就已经脚底抹油、连影子都见不到了!
机体性能上的差距,在没有网络体系支撑的作战情形下,导致了一边倒的战斗结果。
凭借“炎龙”的出色飞行能力、和火控系统的多目标接战功能,驾驶三马赫座机在两万米以上空域疾速杀入对战空域的龙云,第一波攻击就打下了五架猝不及防、或者说规避不利的f-35,而对于对手发射的一批批超视距导弹,他甚至都没有做哪怕一点机动去进行规避:要攻击飞行在两万四千米以上高度、位置还在飞速变化的“炎龙”,这种目标参数可以说与sr-71同样变态(当然“炎龙”还可以飞的更变态),aim-120d导弹的推进器早在爬升应战的过程中就完全燃尽,只是凭借无动力飞行段的受限过载能力,这些拖着白烟划出一道道抛物线的“slammer”基本上连目标的样子都没见到,就转而永远落入了大地的怀抱。
短短两三分钟时间,在空战战场上就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发射两批次共计十二枚pl-15k导弹,就消灭了远在八十千米距离外的五架敌机,这种杀敌节奏对一般的战斗机来说就是有点不可想象;不过就在驾机巡曳天穹、对下面那些到处乱飞的“闪电”战机进行单方面屠杀之时,龙云却也并没有感到飘飘然。
从观察显示屏的喜悦中回过神来,他很快就意识到超视距导弹的杀伤效率并非强袭机所能改变;换句话说,十二枚导弹换五个目标,这样的交换比也许并不算难看,但要是他一直这么干下去,那么等到所有导弹消耗殆尽,他是不是就只能放弃这种单方面任意枪毙对手的作战方式,而要冲下去和几十架“闪电”拼航炮了呢?
意识到“导弹排队枪毙”的战术不能持久,龙云眼瞅着武器挂载显示,他准备驾驶战机接近刚才抽打过一次的“闪电”机群,用类似的方式打光剩余的十二枚pl-15c,然后就果断放弃高度优势、和这些“球电”们进入一场你死我活的航炮对抗。
毕竟要说拼航炮,f-35“闪电”某些型号上装备的gau-12型二十五毫米转管炮,在战斗机航炮配置里算是挺突出,但是和电磁炮比起来就像是个玩具一样。
至于说,为什么战斗机不也追随潮流,和强袭机一样安装威力强悍的电磁航炮,那首先就要在机体内安装超大功率的带动电机和储能器,从运作原理上远没有强袭机可以直接使用锁氢晶二次转化成电能那么方便,所以随之而来的结构超重也太可怕,实际上就成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所以要说拼航炮的话,哪怕对手数量很多,他掌控的“炎龙”也用不着惧怕!
打定了这样的主意,龙云的操控也和之前一样,他继续驾驶高速飞行的座机在战区上空盘桓,很快就兜了个圈子绕回到刚才锁定的两个大机群侧前方。
在这一过程中,座机的rwr、乃至导弹侦测系统一直没有停止鸣响,显然四面八方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闪电”们都在竭尽全力的拦截,但是面对拖着青蓝色火焰在头顶万米高差上狂飙的“炎龙”,f-35的导弹攻击显然有些苍白,结果他没有受到任何打扰、就从容占据了良好的超视距拦射位置,现在只等火控系统一声令下,就是再一次的导弹出鞘!
带着这样的想法,等待了一会儿后却没有得到提示,龙云疑惑的看向座舱外的大片天空、然后又盯着显示屏研究片刻,一开始还有点搞不清楚状况,然后他才发现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
就在大屏幕显示器上呈现的情景,原先一直被平稳跟踪的两个“闪电”机群,目标轨迹已经有些散乱不清,火控系统的解算也受到干扰而无法进行;对这种现象,龙云从理论上其实并不陌生,但是在大机群对抗中他还是第一次亲自目睹,这些“闪电”战机显然是吃了一次超视距对抗的亏,现在正集结在一起实施集群电子干扰反制。
面对“炎龙”的分布式雷达系统,单架“闪电”的电子干扰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说只是聊胜于无;但是就像现在这样,集合多架战机进行统一运作,有针对性的干扰对手火控雷达的照射波束,可以说效果就立刻翻了很多倍,也有了立竿见影的遮蔽效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