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找死吧,把大家都卖了对他有什么好处?
他对此无力辩驳,督查官已经派人去府上找贿赂证据了,如果那点土特产算是证据的话,那他就是人赃并获,至于代笔之事,那更反驳不得,因为给谈让当笔杆子的小吏业已招供。
谈让道:“内史大人公务繁忙,那官评虽为下官代述,但都是根据大人的意思来写的,有执笔小吏可以作证。”
谈政对三郎一点怀疑都没有,他只怀疑是上面有人故意动了手脚来陷害他。
杨大人在审问过执笔小吏后亦排除谈让的嫌疑,因为府衙里的人都知道谈主簿平日不动笔,他根本写不出跟谈政一模一样的笔迹。
至于是谁动了手脚,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了,反正肯定找不出来,也就是说,这罪名实打实得落在谈政头上。
杨大人颇为遗憾:“既如此,谈内史可要有心理准备,待我上报之后,不日便会有判决。”
谈政此时虽有后怕,但并没有十分悲观,有人借机整他,无非是降一降官职,回头及时走动走动,他还能去别的地方继续当官,过两年照样升。
故而倒也平静,“有劳杨大人了。”
督查官办完了差,匆忙回了洛阳城,不过谈政目前处于被监管状态,所以时时都有人盯着,行动受限。
而情况远比谈政想的严重的多,家里搜出了何有志给的金子不说,还质疑他的生活过于奢侈,生活排场远远高于他的身份地位。
他计划着去信向谈樾救助,谁知监管之吏太过尽责,竟是一点空子都钻不得。他在家里急的团团转,只能跟谈让商量,“你看如何才能私下给你大哥报个信呢?’”
谈让面色依旧平静,“不妥,如此必定会连累大哥。”
谈政更灰心了,因为三郎说的很对,如果有人要陷害他,肯定等着揪他的小辫子,他不能再连累老大。
“那要不找找琅琊王?”
谈让好险才忍住没刺激他,“恐怕躲不过监管之人。”
他想说的是,琅琊王如果有心帮他,根本用不着他操心,问题是,人家肯不肯管,或者说,琅琊王有可能管不了。
最近谈政把琅琊王得罪的差不多了,正对他有意见的时候,出面帮助他的可能本来就小,何况现在洛阳城是河间王的天下,琅琊王未见得能伸的进去手。
谈政坐在椅子上头疼,他现在被困在琅琊郡,跟外界联系不上,完全不知道是谁在整他,更是无从下手,万一错过了最佳的挽救机会,后果便不敢想。
“三郎,以你看,那官评是谁动的手脚,我到现在还不能相信,有人能将我的笔迹模仿的分毫不差,我几乎看不出来哪里不一样。”
谈让微微一笑,“说不定是亲近之人,如果外人单凭几个字就能模仿一个人的笔迹,未免过于难了。”
谈政猛地抬起头,眼神里似有惊恐,因为他方才忽然想到一个人,一个能模仿他笔迹,并且还有机会动手脚的人——谈樾。
不可能,他心里下意识地先否认了这个荒谬的念头,谈樾是他最钟爱器重的儿子,是这世上最不可能背叛他的人,再说他想不出来谈樾有什么理由这样做。
但谈让这句提示却一直挥散不去,谈政像是中毒了一样,脑海里时不时就会冒出这句话来,弄的他心神不宁。
除了最亲近的人,还能有谁模仿他的笔迹呢?
一直到过了十五,谈政心心念念的谈樾没能回来一趟,他心里开始慌了,因为越发不确定谈樾到底安了什么心,便是再忙,过年过节的也能抽身回来看看,更不提家里还有事。
难道他也被限制行动了?
在谈政惴惴不安中,洛阳城里终于来人了,这次可不是处处都给留着面子的杨大人,而是一个严肃至极的宣判官,进了内史府后一句多余的寒暄都没有,直接命令谈政跪地听判。
“琅琊郡内史谈政,因收受贿赂包庇属下,容忍何有志这等官虫欺压良民败坏官场风气,特罢免其琅琊内史一职,所有非法家财尽数查没。”
谈政眼前一黑,居然罢官了?
这些所谓罪名,只要稍微走动走动,根本就不叫个事,真要较真起来,哪个当官的没干过,怎么会处置的这样严重。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下一任的琅琊内史,居然落在了他家三郎,谈让的头上。
这怎么可能呢?谈让无论如何都没这资格,是谁在抬举他?
难道说这次小题大做的罢官,就是为了把谈让捧上去?
谈政顿时恍然大悟,他不可思议地看向一脸平静的谈让,眼睛里似要喷出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