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小礼堂的气氛是热烈的。? ..
《中国合伙人》放映结束,效果是震撼级别的,用谢飞导演的感慨来说,就是:“《中国合伙人》和我想象中的电影样子,完全不一样,有深度,有广度,大时代,小人物,这样的质量,太出乎意料了。”
看过《人在囧途》和《失恋33天》的人,对白雨涵执导的电影印象,并不深刻。
因为这两部电影,的确没什么深度,属于看后一笑而过的类型,不需要费脑子去怀念什么,去思考什么。尤其对北电学生来说,这样的电影,很难让他们看上眼,有些自傲的导演系学生,甚至十分鄙视。
而且,有一些导演系学生,来之前都有想过,看完电影,要好好的和白雨涵“交流”一下,让白雨涵明白,北电不是他这样一个业余导演,能来冒充行家的。在这个地方放电影,就是张一谋来了,拍的不好,也照骂不误。
现在电影放映结束了。
找茬的学生,完全没了找茬的心思。
不说全部,起码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站起来,或者跟着别人站起来,为《中国合伙人》鼓掌。这个时候再去找茬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抽的不是导演的脸,而是这些为电影鼓掌的人的脸。
所以冯小岗事先打招呼,期待学生们该骂的骂,不要客气的情况没有出现。北电学生全是异口同声的称赞。
“白雨涵导演,看完电影。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商业电影。因为当时宣传的时候,说的是拍新东方的创业史,是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可电影的结局。似乎并不是一个很主旋律的结局?”一位女学生,第一个站起来提问题。
白雨涵拿着话筒,回答:“我们常说的主旋律,是一种政府意志、国家意志的体现,它应该是宣传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中国合伙人》是创业史,本身就是一种主旋律色彩的体现,而结局的塑造。是为了淡化创业带来的拜金主义。”
“白导,《中国合伙人》的结构很复杂,它是一条现实发生的主线。也就是一场诉讼官司,然后围绕着这条主线,穿插的回忆式的叙事手法。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而不是平铺直叙?”
“如果你多看几遍。你会发现。谈判与闪回,每一次互动,都是有足够的动机。我在全片中,一共设置了四个谈判与闪回,它们对应的,是三个人的成长过程。一开始成东青很畏惧来谈判桌,闪回过去,交代成东青的土鳖。然后孟晓骏的积极。闪回过去,交代孟晓骏在成东青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是偶像。”
白雨涵聊得很起劲,原版《中国合伙人》谈判与闪回之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借鉴《社交网络》的结构,而《社交网络》的闪回结构,是有内在的联系的,白雨涵把这种联系,复制到了《中国合伙人》里面。
“再接着,孟晓骏与成东青之间的抢话,闪回过去,是他们的创业理念的碰撞。最后成东青的张扬,闪回过去,是分道扬镳的铺垫。这四个大的闪回结构,他支撑的是电影的框架,对情节的推动,起到一个转折和比较的作用。”
“如果你单纯的直白叙述,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其实并不精彩,他就是一群人发奋图强创业的简单故事。你要在结构上有突破,别人才会被故事吸引。我原本是打算,用更多的闪回结构,穿插更多的故事和矛盾冲突。”
“不过后来放弃了,因为这部片子还是要投放市场的,商业片吗对不对。”白雨涵说完,自嘲的笑了笑。
他不是一个艺术家,他只是用艺术来装比的艺术贩子。
“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结构更复杂一些,这部电影一定是非常棒的经典。白导,商业化真的要牺牲电影的艺术价值,去迎合市场迎合世俗吗?”一位学生问。
白雨涵耸耸肩:“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看你选择哪一个。艺术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也不是孤傲存在的,事实上,艺术跟金钱挨着最近。搞创作,拍文艺片,难道不用钱?而且就流通程度上来说,商业片起到的艺术价值,要大于文艺片,因为看的人多啊。一部《泰坦尼克号》影响了多少人,一部《活着》,又几个人看过?课文课本不是学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对吧。”
“那我们都应该去创作商业片吗,这样下去,电影还谈什么艺术?”
不知不觉,话题就带偏了。
白雨涵笑说:“不能这么说,艺术不是一个流水线产品,它是有独特性的,各种各样的艺术都应该存在。拿电影圈来说,有文艺片,有小清新,有商业片,有科幻片,这才是一个健全的电影市场。拍一部电影,得看导演的定位,你是希望侧重于艺术,还是侧重于商业。你是愿意勒紧裤腰带去搞创作,还是先填饱肚子才琢磨艺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