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风中芥子
本人自大学时代就痴迷于玄幻小说,原因吗,就是它给了想象以更广阔的空间,或者是现实中的抑郁得以在书中舒缓。看的这类书多了,就有了一种疲惫的感觉,也就是太多的雷同,太多的yy,让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或者曰失望。不过万幸,最近看了管平潮君的《仙路烟尘》,顿生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久已疲惫的灵魂中吹进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如饮香茗,如饮清泉,就如同看惯了大海的波澜壮阔,才发现清泉更别有一番恬淡风味,尤其是对我这种胸无大志,只想逍遥自在的人,其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堪与永恒比肩了。结识这部书,真的是一种缘分,因为几次打开后却又失之交臂,潜意识中有一种既想看又不愿看的念头,不过终归还是忍不了“当时年少青衫薄”在心中涌起的冲动,结果是手不释卷,看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次,就发觉心中的感动多了一分,亲切多了一分,让我找到了一种一直以来就在寻觅的感觉,却又不可说不可说。于是乎,就对这部书有了一点小小的看法,不自量力的写了出来。
一部出色的作品,独特的风格是其所必需的,在如过江之鲫的玄幻中,《仙路烟尘》无疑是独树一帜的,整部作品飘荡着江南烟雨的空灵剔透,空山古寺的典雅静溢,又不乏诙谐幽默的语言,古趣盎然意境幽远,洋溢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新自然气息,这在众多作品中是不多见的,没有一定的修养——尤其是古典,是不可能做到的。
同样,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是有别于其他小说的,使我感到在修仙的同时,亦在享受生活,所以我在读这部书时,心中始终是充盈着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这种感觉无疑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庸之道的,让人沉浸的同时,又在提醒着你,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而在情节的设置上,作者也别出蹊径,一反开门见山,而是林林总总的絮叨着平凡的生活,实则在这里定下了全书的基调,也为醒言这个普通人走上修道之路奠定了基石——不同于其他或爱恨情仇或一统天下或正邪纷争——的基石,同时也达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前提是有一定耐心的读者。
本书的最大看点我觉得就是醒言对天道的追求,以及由此所架构的一个充满宽容的世界,这是其他许多作品所不具有的,这种不具有的原因是许多作者纯粹是为了情节的展开而杜撰,从而忽略了读者的感受,这种艹纵读者情感行为和肆意艹纵作品中人物的作法在写作上落了下乘,尽管其作品看似成功,但却无法同读者精神共鸣从而让读者感到困乏和愤怒。而《仙路烟尘》却让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反而有一种人文关怀荡漾其中,感动人心,使我不仅仅是为了休闲而看书。
本书的另外一个看点,就是其独特的情感世界,不同于其他许多这类作品,作者所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情效果,也许在不经意间,醒言与他所爱的人就走到了一起。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就如同酿酒一样,不知不觉间,清泉变成了佳酿,小树变成了参天大树,这种情感的成长方式远比(我认为)暴风骤雨式的情感更加动人。此外,书中对自然山川的描写(这让我想起了《蜀山剑侠传》瑰丽景象),也让我大感兴趣,这在许多书中并不多见。
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对这部书的意见。
一是希望作者在醒言如何追求天道上有更深刻地描写,或者说对“道”的体悟。在我所看过的这几卷中,与其说是醒言对“道”的领悟,倒不如说是如何掌握力量,但这决不是“道”的全部,“大道似水”、“天道无常”、“道可道,非常道”。我觉得出于对中国古文化的尊重,“道”的含义应该拓展。同样,在传统的“道”的认知中,心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力量再强,境界不够,难免灰飞烟灭,所以说,在一部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仙侠小说中,缺少了对“心魔”的认识,难免有失偏颇。事实上,有许多这类小说,写的是修道修仙,可实际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最后的结果是和仿西方类的魔幻小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个称谓,让我感到遗憾,要写就要写出自己的特色。此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情感,指的是人全部情感(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追求天道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体悟感情呢,“唯能极于情,故能极于道”,在这个方面,我觉得醒言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其对万物一视同仁的爱心,使他体悟生命的真谛更容易,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作者更能有所建树。同样追求天道也是一个追求永恒真理的过程,所以我希望醒言的思想不要局限于时代。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