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随便,玩儿,都好,速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口气传到play站子上装逼的壮举。

    试问,这样的杨司乐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寄宿生活害人不浅,他现在满脑子都是:

    “这样写其实有点杂吧?”

    “这个编曲的点子好像不太专业吧?”

    “有坐这儿发呆的空,我不如去练练笛子。”

    完了。

    悲报:思维俨然音中化。

    星期天晚上,陈楠一到教室就看见杨司乐蔫嗒嗒地趴在桌上,跟换了个人似的。

    “怎么了杨哥,返校这么痛苦的吗?”

    杨司乐听到同桌来了,翘起指头有气无力地挥了挥,算是回了问候。

    “来挺早啊。”

    “语数外作业全没写,必须得早啊。”陈楠朝他挤眉弄眼,疯狂暗示。

    杨司乐毫不意外地从桌肚子里掏出语数外卷子,一口气放他桌上:“不客气,赶快抄。”

    陈楠感激涕零地摸出笔和卷子,一边抄一边夸张地哽咽:“谢谢谢谢,不愧是靠文化课拉了总分九十七名的男人,我就知道!杨哥不会弃我于不顾!”

    杨司乐慢悠悠地转笔:“简单点,嘲我专业课烂的方式简单点。”

    “日月可鉴,我是真心佩服你。”陈楠奋笔疾书,“以前在普通高中你成绩肯定特别好。”

    杨司乐摇了摇头,爬起来在笔记本上漫无目的地画五线谱:“没有,还是很一般,只是音中不重视文化课罢了。”

    “也是,大家有空都找地方练琴,不到高考前一个月,哪儿会背什么语法整理什么错题啊。学校外面一整条街没一家餐馆,几乎都是琴房、练歌房、录音室,全靠我们养活的,放其他学校怎么可能。”

    杨司乐问:“那除了练琴呢,你们一般都做些什么?”

    陈楠想了想:“上校内网冲壳子[1]?”

    杨司乐:“……没别的了?”

    “谈恋爱逛操场?”

    陈楠贱兮兮地笑了笑:“音中一景,晚自习下了课,操场上寝室楼下,全是小情侣,男的给女的提琴盒,女的给男的讲八卦和乐理。其他学校的学生谈恋爱是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我们这儿是从歌歌歌歌聊到歌歌歌歌,真他妈绝了。”

    杨司乐耷拉着眼皮:“哦,然后洗漱睡觉,醒了继续上课练琴?”

    陈楠怪道:“不然呢?”

    “对!”他突然想起来,“我们还有社团跟挣钱。”

    “社团?挣钱?”杨司乐总算从他嘴里听到了点有意思的,“我们学校的社团能挣钱?怎么挣?”

    “杨哥,你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是不差钱的艺术生。这可是存在于我校广大人民群众间深刻的阶级矛盾啊。”

    陈楠飞快地抄完英语卷子,开始抄数学。

    “社团,单纯字面意思,大家加进去主要是为了混个人缘,社团活动课的时候有个地方可去。至于挣钱,说白了就是接私活儿挣生活费,减轻一下父母的压力。”

    杨司乐来了兴趣:“一般大家会接什么活儿,演出?”

    “演出有,去人婚礼上弹个《婚礼进行曲》什么的,时薪高,还能蹭一顿好吃的。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对吧?”

    “更多的是接一点要求不高、不费精力的单子。比如作曲系的可以给小公司写首司歌啦,弹琴拉琴的可以给人录个音啦,理论好的周末能给小孩子上上兴趣班啦。”

    杨司乐听完,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儿:“那我们吹笛子的呢?比较适合去茶楼给打麻将的大叔大妈们伴奏吗?”

    “庸俗,太庸俗了。我们学竹笛是为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为了陶冶情操感悟艺术,谈钱多伤感情。”

    杨司乐不为所动:“我说正经的。”

    “我很正经啊。”陈楠撇了撇嘴,“这么跟你说吧,我们连茶楼这个市场都抢占不下,人家老板只喜欢楼下弦乐班的漂亮妹子,古琴、古筝、琵琶,懂?我们吹奏班,有实力又有关系的,进专业乐团混个编制挣国家的钱,普通水平的话,以后就老老实实教小孩儿吧,懂?”

    杨司乐抹了把脸,趴回桌面,叹息道:“懂。好无聊,我想申请走读。”

    陈楠在前阵子被薛老师抓去教育了一番后,抱着“先新同学之忧而忧,后自己有作业可抄之乐而乐”的觉悟,做起了思想保姆的工作。

    “丝毫不慌,杨哥,听校内网上的学姐学长说,月考一过又是社团嘉年华,就这两周的事,你要是无聊,可以找个靠谱的社团玩儿。”

    杨司乐把脸搁在书上,不抱希望地看向他:“请问楠哥,我们学校有什么社团?”

    “你不如问我们学校没有什么社团。”陈楠大刀阔斧地把数学卷子一甩,翻了个面儿,“六七十个呢,要啥没有?”

    杨司乐真是信了他的邪。

    月考在三月下旬,社团嘉年华在四月第一周的周四周五。学校给了各个社团两天的摆摊时间,星期五甚至专门停了三节正课,连上最后一节的社团活动课,相当于放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假。

    学校大手笔,学生们也不含糊。

    六十五个社团,星期四一早就往操场上搬桌子器械,在自己的领地搭棚子挂横幅系彩球,声势浩大、场面热闹。

    杨司乐听了陈楠的话,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独自跑去操场逛了逛。

    日本剑道社。听说第一学年只会让你扎马步和学习如何拔剑、收剑。

    进度太慢,pass。

    吉他社。海报上写着“民谣、指弹,从入门到精通”,实际上,据陈楠的内部消息,该社主要玩法就是大家拉个qq群,然后交换各自手上流行歌的六线谱资源。没了。

    Pass。

    架子鼓社。招新负责人是社长,面相跟牟翔飞一个路子。

    杨司乐有阴影了,pass。

    音乐鉴赏社。主要鉴赏古典音乐、世界经典,旨在将课堂延伸到课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古典音乐在当代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打、打扰了。

    电子编曲社。社团指导思想“一个中心”:以多样化、多元化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数字技术,坚持自我表达。

    道理杨司乐都懂,可一周不过四十分钟的社团活动课,光是调试好设备就差不多下课了吧?难道大家围坐在一起尬聊技术和自我吗?

    Pass。

    二次元社。有穿JK制服、在马尾辫上绑蝴蝶结的漂亮学姐。

    可爱,pass。

    量子力学社。可以对一个艺术类高中的物理类学术性社团有所期待吗?

    算了。

    摄影社。每周五大家一起到操场、树林、礼堂、喷泉、教学楼天台,拍阳光拍白云拍小家雀。

    不适合他,pass。

    社团联合部。服务各个社团,为同学们的课后时光保驾护航、排忧解难。

    嗯,伟大,无私。可惜杨司乐不是个伟大无私的人。

    总结:溜达了一圈,毫无收获。

    相对而言,六十五个社团中他唯一产生了兴趣的是昆虫社。负责人宣传的时候说,每学期社团内部会举办一场昆虫选美大赛,优胜者将得到一个精心制作的昆虫标本。

    “你没看校内网上的热门帖吗?《社团嘉年华排雷指南》。”晚上归了寝,杜若鸿一边洗漱一边问杨司乐。

    杨司乐擦着头发,反问:“所以,昆虫社在雷区还是安全区?”

    “当然是雷区。你去哪里逮漂亮虫子?有什么精力养虫子?被生活老师检查卫生时扔进厕所冲走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结局了。”

    李林凡附和:“生活小技巧,社团招新说得越天花乱坠越不可信,学会了的老铁请扣波666。”

    瞿觅和女朋友轧完操场,刚回寝,进门就看到杨司乐坐在床底下捏着毛巾沉思,在场三人的目光没有任何交集。

    他拉住正准备去洗衣房洗衣服的李林凡,用下巴指了指杨司乐的方向,悄声问:“吵架了?气氛这么诡异。”

    李林凡被逗乐了:“室长,觅哥,盼我们一点儿好成吗?他独自忧愁着呢。”

    “月考成绩不是出来一周多了,愁什么?”

    杜若鸿含着一口牙膏沫子,抢答:“社团嘉年华,不知道加哪个社团。”

    “简单,去吉他社啊,门槛低没人管,社团活动课想干嘛就干嘛。”瞿觅脱掉校服外套,摘了眼镜,拎着洗漱用品和空水桶经过杨司乐,顺手拍了拍他的肩,“实在不行去电影社,看场电影,写篇影评,指导老师绝不查重,好混。”

    “诶,没人急着用卫生间吧?还有十多分钟熄灯了,我先去冲个澡。”

    杜若鸿吐掉嘴巴里的泡沫,佯装抱怨:“室长,下次早点回来,起个良好的带头作用行不行?”

    “我带头找到女朋友了你怎么不学习学习?”瞿觅把篮子挂到卫生间的挂钩上,抬眼就看见一件T恤,“谁洗澡的时候顺手搓了衣服,收一下,免得待会儿我又给打湿了。”

    “刚刚是杨司乐在洗澡,应该是他的。”杜若鸿扭头看向杨司乐,“醒醒,收衣服了,给我们尊贵的室长腾点儿地方焚香沐浴。”

    杨司乐充耳不闻,自顾自喃喃道:“……不如自己搞一个。”

    杜若鸿:“搞啥?”

    瞿觅把脱下来的衬衫和校裤放到门口的桶里,从卫生间里探出脑袋催:“杨司乐,快点,再不来收我直接洗了啊。”

    闻言,杨司乐一拍大腿,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两眼炯炯有神地望向对面的两人。

    “我决定了!”

    瞿觅扬手把挂钩上的T恤精准地扔到他怀里,面无表情道:“哇,祝贺你,我去洗澡了。”

    杨司乐沉浸在拨云见月的兴奋中,一脸狂喜地向洗漱台走去。

    杜若鸿察觉到不妙,端着漱口杯举着牙刷惊恐地往后退:“你、你别过来啊!”

    杨司乐抓着那件湿衣服,啪叽一下抱住杜若鸿,激|情发问:“阿杜!要加入我的乐队吗?!”

    杜若鸿被这突兀的一嗓子吓到把没吐干净的牙膏都咽进了肚子里,瞬间憋得满脸通红,像条泥鳅一样在他怀中扭动挣扎。

    “送丧乐队吗?你去找学唢呐的啊,找我干嘛?杨同学,有话好好说,松手!”

    “不是民乐队。”杨司乐听话地松开手,哼着小曲儿蹦跶回了自己的书桌边。

    他那暂时性安于现状的灵魂,再次为“组乐队”三个字燃烧了起来。

    说干就干,化被动为主动。

    他从衣柜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开机,打开PS,新建画布和图层。

    白天他在操场上仔细阅读了六十五份社团海报和传单,无一例外是以代表性图案做背景,从上到下依次写社团名字、社团口号、社团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如果是自己玩儿,不找什么指导老师,就完全没必要写这些压根儿不会如约实现的东西。

    杨司乐稍作思索,既懒得取什么酷炫的名字,又懒得写活动时间地点。反正这些都得在招到了队员之后和他们商量。

    于是,在熄灯前的最后一分钟,他用庆江音中众多社团负责人望尘莫及的速度,做好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张招新海报。

    全幅正红色作底,没有任何图案、logo,三排两列纯白草书怼在中间:

    “乐队,招人,随便,玩儿,都好,速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