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亚太采编班后面的沙发上,粗略的翻看了一下文年丰老师的第一本厚笔记本,笔记本里除了如何做采编准备,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一直到采编心理学等相关新闻采编方面的规范做法及谈话的小技巧,面面俱到若是掌握了这本笔记本上的内容,做一名合格的采编记者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了。接着我又简单的翻看了一下另外两本笔记本,内容大多是庞杂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我们做一名记者来说也是必备的。虽然不要求我们掌握的很详细,但是大致的观点、特定概念也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才能更出色的完成我们的采编工作。
滕老师看我翻看着文年丰老师的笔记,坐到了我身边,语重心长的说:“再续,老师有句话先告诉你。古语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这位老师,知识明显老化了,跟不上形势了。老师也只能在大的方向上引领你。一些经验你就按照文年丰老师笔记上做就好了,老师也学的是他的笔记。”我说:“我感觉文老师的笔记很详细,也很实用。放心吧老师,我会认真学习的。”滕老师说:“除了向书本学,还要在实践中学习。俗话说:处处留3∏,心皆学问,向其他老师傅学习,向同龄人学。根据别人的经验,总结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我说:“老师说的只有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滕老师说:“我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候,李子发说:“滕老师,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我和再续先去,让再续帮你把午餐打回来吃吧。”滕老师说:“不用,再续、东学你们三人先去,我和咏春再一起去。”我说:“没事儿,我帮你打回来不好吗。”滕老师说:“不用了。你们去吧。”李子发说:“那咱们就走吧。”我说:“老师,我们先走了。”滕老师说:“你们先去吧,下午咱们一点就上班,别晚了。”我说:“好的。”
我跟李子发、曹东学俩人一起乘电梯下办公楼去西辅楼一楼餐厅吃饭。饭还是两元钱的份饭,一荤一素。吃饭的时候碰到蒋大军了,因为都有新同事在身边,俩人并没有说什么,也只是抬手打声招呼。吃饭的时候我跟李子发、曹东学闲聊着一些家常话,对李子发和曹东学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李子发今年有30岁了,原来不在这个单位工作。调到这里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当我问起李子发婚姻情况时候,李子发只是说:“正在处着呢。”曹东学说:“大李,差不多就行了,你就别再挑了。”李子发说:“婚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儿,岂可儿戏。”从这方面我感觉李子发的情感之路不是很顺利,或是李子发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个性。曹东学呢年龄比我大两年,去年到的大河日报社。问起曹东学有没有对象呢,曹东学说:“还没有呢,有合适的给我介绍一个。”我说:“若是合适的一定给你介绍。”曹东学说:“成不成。师兄这里先感谢你了。”我说:“要说感谢等着真给你介绍成了也不晚呢。”李子发说:“若是真的介绍成了,就不是简单的一句谢谢能过关的。”曹东学说:“那要怎样呢。”李子发说:“媒人呢。”曹东学说:“没问题,绝对好烟好酒。”
李子发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