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大少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家才有赵承雨这一支族开始从仕而不用军屯。

    太祖年间设定的卫所制度,军户是要世世代代的。后来卫所制度糜烂,朝廷有所改制,才使军户也有弃戎从笔的机会。

    名相张居正祖上也是军户,得益于此制度有机会从仕登阁拜相。赵天的爷爷赵承雨可没张居正那般仕途顺利,年轻中举后曾在永平府为官,后来只因一直未得进士而半生未能踏入京城官场。

    本打算在地方上致仕告老的赵承雨,在任上花甲这年得到机遇,赵承雨机遇般的抱住浙党人北直隶布政使魏聪的大腿,得与进升为一小京官。怎奈才进京半年,历经神宗、光宗两帝前后驾崩,也就是一年多前,当朝首辅浙党人方从哲被东林党击垮下台。头顶浙党党羽标签的赵承雨被牵进移宫案,于是被贬出京城至直隶省府保定,在按察使司任一闲差佥事。

    老爷子本打算直接告老的,又怕输了读书人的节气,毅然带着俩个家奴上任。一年多了,一直未回。纵过是闲差,老爷子也有种要熬到底的傲气。

    保定府是直隶省府,这个地方官场高楼林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等大人物比比皆是,老爷子很难有所做为,就是混日子。

    赵老爷子共两个儿子,长子赵金云乃是捐的监生出仕,仕途不会太大,今年三十有八,得益于老爷子的福荫,在永平府下辖迁安县衙任职断事,主管刑名。现在正往永平府运作,有望再升一小步挂名永平府司狱,那可是个肥差。

    赵老爷子次子赵金生今年才二十五,却是考中举人,正在京城潜修等待会试,肩负着整个赵家仕途的希望,终极目标是要完成老爷子今生未完成的遗憾--参加殿试赐进士。

    赵家大院里现在以奶奶为尊,老奶奶六十多岁,没有去保定就在家里享清福。

    赵家大院占地几十亩,三进的院子。家里四百多良田和几间铺子,府上有些管事和下人在经营,赵金云摇控指挥。有时候杨氏辅助打理,还算井井有条,这么大的家产,不惦记才怪。

    在老社会,嫡长子的地位是不易撼动的,上至皇家的福王就是例子。不管母妃多么得宠,只要不是嫡子,还是得乖乖的就藩,与那龙椅无缘。只是福王就藩有点不那么乖,想对那把椅子发起冲刺,可惜被文武大臣、祖宗家法、中华古制等众多原因阻挡。

    等等~~赵天脑子一顿,不到两年前二帝前后驾崩,还有移宫案~~那是万历四十八年的事,那现在就是天启二年。还有五年,木匠皇帝就去地下见太祖朱元璋,接下来就是上吊的崇祯~~也就是说,历史正常的话还有二十二年,赵天就要剃半光头梳猪尾辫子,脱下汉服穿满虏半褂。因为东北的那个异族要进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想到这些,赵天瞬时失去了刚刚穿越的兴奋。

    边关永平府是顺天府之东关内唯一之府,山海关就在境内,再过几年东北那虏族皇太极就该数次寇边进关掳人,那道长城防线说破就破。生活在这年代的唐山人才叫倒霉,因为它叫永平府。

    赵天心里发颤,后世的唐山可是个好地方--遍野的煤,满山的矿,眼花缭乱的炼铁高炉~~但只有在明末清初这段时期最倒霉,一不小心就得被鞑虏掳去东北做披甲人之奴。不过幸好,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大明在关外辽东还有广宁锦州等重镇没失守,最少还要折腾几年。直到崇祯上位,那时的长城防线,才会被数次渗透直至破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