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试验炼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把锅放在一边,等到沸水冷却,又有好多结晶析出来,这些主要是氯化钾。用背包布把冷却的饱和盐水来回过滤几次,溶液煮干,熬出来的晶体,就是穿越者想要的食用盐了,雪白精细,很是好看。

    这样做出来的盐肯定比黎人的好,但效率却是慢得吓人,忙活了一天,呛得五人都是灰头土脸,才弄出一斤多。眼看天色就要黑了,众人背着锅和盐返回了五源谷。路上庞宁打起算盘,“一斤盐能卖多少钱?”,秦明韬说,“这是精盐,要在南宋,怕是要半贯会钞,要在明朝可以卖半两银子。要在民国,估计就几毛钱。”

    众人一听,都觉得没啥搞头,这又是炼铁又是烧盐,只弄了这么点银子。秦明韬又说,“烧盐赚钱是挺难的,我们主要是自己用。炼钢就比较有潜力,一斤钢起码也得卖一两银子。”

    庞宁听了心里高兴,大声附合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呀。史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钢。”

    史班没想到他们绕来绕去话题又绕到炼钢上面,就想把庞宁的话给堵死,“…鼓风机风力也是个问题。要么我们先把水坝修起来?”

    庞宁被他顶得没脾气,就大声说,“没问题呀,我第一个支持修水坝,发展是硬道理呀!”其他人也没啥意见。秦明韬是一直想修水坝,心里打了腹稿好多次,张口就来,“这边的地形我反复看过了,要修水坝提供动力,坝要做高点,我看要先做水泥。这几个月我来试试搞点水泥出来。要不这样,董学普和吕策继续和史班一起改进高炉,先做点铲子,推车什么的,庞宁你和我去研究水泥。”

    秦明韬想庞宁学国际贸易的,后来在银行混,搞炼铁什么的也帮不上忙。过来帮他研究水泥,倒是可以做个助手。大家没啥意见,也就定了下来。

    到了十二月,气温明显降了下来。董学普自幼在农村长大,种点稻子不在话下,小园圃里种下的稻种这已经第二次结穗了,长势很好。割稻子时候,一帮人都跑来看。播下去的种子种的稀,长出来的也不挤,和众人想象中的丰收稻浪有点差距。吕策就问道,“这稻子亩产能有多少?”,董学普说,“明年种下去,怕一季一百五十公斤应该能收,一年种两季就有三百公斤了。”

    庞宁闻言说,笑道,“怎么连个秤都没有。史工,给打个!”史班瞪了他一眼,道,“现在连重量标准都没有,做个屁秤。”

    没有标准长度重量单位,后世很多理论就不能直接拿来用,来回换算很麻烦。众人都开动脑筋想起来,吕策倒是第一个想出来,说,“我们大家都记得自己的身高吧,报个精确的,量好就有标准米了,然后做个一立方分米的水桶,那桶里水的重量就是一公斤了。”这个方法简单,庞宁眼睛一亮,夸道,“聪明!上海话叫脑子清嗓,广东话叫靓崽。”

    众人各自报了身高,事关重大,大家都往精确里报,庞宁身高一报出来就喊亏,“完了完了,我以前都往高里四舍五入的,今天腾底了,为革命做巨大牺牲了,找不到漂亮MM了。”四人听了,纷纷嗤之以鼻。

    史班拿几个直木板把五人身高量好,最后互相验证计算,修正好,作出一把一米标准尺。然后做了个方方正正的水立方,当然是立方分米,最后把一立方分米的水重量量出来,这基准重量就出来了。后面各种单位的分割,也花了五人不少工夫,这里先略去不谈。

    十二月一过,天气就凉了下来,四处可以打的猎物越来越少,虽然秦明韬平时抓了一些中箭没死的羊到圈里养着,但后来有些受伤的羊伤口化脓死了。所以圈里也只有四头羊,这过冬口粮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虽说海南不冷,一年来的体力劳动也让五人结实不少,但穿越时候的衣服都破得一个一个洞了,众人还得找点略厚的衣服过冬。

    史班最近每人给做了个铁板护心镜和铁剑之类的劣质武器。虽然劣质,但手中有剑,大家胆量也就壮了多,就商量要去和县城外的汉人交易,

    庞宁说,“要真抓我们,撒腿跑就是!”

    吕策也觉得有道理,“那些黎族人挺不老实的,家家有刀,我看还是和汉人交换安全点。我们可以往北走远些,不管成不成绕路回来,也没什么风险。”

    其实诸人到这个时代快一年了,总闷在山里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确实想出去走走看看。董学普没反对,大家也就一致同意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