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决战日,杨炎不肯再躲在归义当一个后勤官了,他要求张墨一定要带上自己,他觉得自己也是武官出身,又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这样大规模的决战自己一定要在场才行。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大唐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决战。
张墨那杨炎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跟在自己身边。
一个不高的土山上,张墨让人在上面搭了一个台子,然后他的指挥中心就放在了高台之上。他周围站了几十个传令兵,随时等候张墨的军令下达。然后还有十几个张墨挑选出来的参谋,站在地图周围,准备随时帮张墨在地图上标示出双方的最新态势。
高台下是张墨的三千亲兵,这些人的任务就是护卫张墨,以及战事不妥的时候,护着张墨退走。
此时镇北军全军出动,除了张墨派出去的那些人之外,现在他的手中只有七万与人,其中骑兵只有四万人,比朱滔的骑兵要少了很多。不过张墨手中还有四千的重骑兵。
张墨的阵势摆的很有意思,在偌大的草原上,他把六千床弩兵摆在了中间,在床弩兵的两侧各有两万轻骑。而重骑兵被张墨集中床弩兵的身后,然后在床弩兵的军阵中给重骑兵留出一条十几丈宽的通道,方便重骑兵出击。
而在重骑兵的最后面,是镇北军的三万步卒,其中还包括了五千陌刀兵。
而三里之外的地方就是朱滔的军阵,相对于张墨的大军,朱滔的军阵就简单了很多。他的六万轻骑都摆在面前了,只是他把六万轻骑分成了三队,每两万人为一个方队。每队之间前后相距半里左右。
这一切张墨在望远镜中看得很清晰,他知道朱滔这是打算来三波攻击,这样阵势的好处就是每一次都会给对方一次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方式。
在这种集团式作战的战场上,兵力是决定双方输赢的关键之一,但是士气也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朱滔为什么要才去三波攻击的原因,因为每一波攻击都会打压一次对方的士气。这也是朱滔以相对少的兵力敢与张墨正面决战的原因之一。
整整一个上午,大家都在排兵布阵,这是任何一个决战所需要的时间。因此真正的决战会在下午的时候展开。
后世的很多人都以为古时候的战争都是依靠这攻城拔寨,或者是埋伏奇袭而取得胜利的。
其实不然。在古代这种决战式的战斗才是决定双方输赢的主要方式。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厮杀,才能真正的杀上对方的有生力量。也只有消灭掉对方的有生力量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决定一场战争的输赢,否则只要对方有人在,这仗就要无限期的打下去。
这跟后世的战争的方式一样,都是通过几次重大的战役来彻底解决问题。
朱滔需要这样的一个决战,因为他手中的粮草不多了,他必须在粮草耗尽之前打败朝廷的大军,否则他面临的就是军中哗变。只要他在这一战中赢了,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