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归心似箭,当晚参加了孙权和黄顺为他举行的践行盛宴,第二天一大早,就带领大队人马,踏上回程。只留下诸葛亮善后。
说是善后,完善双方交接的细节。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鲁肃带兵撤回,能一块带走的,带走;不能一块带走的,就与刘备方做好交割就行。
诸葛亮留在柴桑,是万一双方在江陵再有什么纠纷冲突,有诸葛亮在,也好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诸葛亮留在柴桑,与孙权交涉借钱借粮的大事。刘备的算盘打得精,黄顺和六姓那边,钱粮肯定没问题,但那是刘备早就定死的,别人抢不走。孙权这边,可是能弄出多少弄出多少。
至于归还的事,到时候,真到了要把江陵城还给江东的时候,消掉这笔债务,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那么大一城都归还了,江东还好意思揪着这点钱粮不放?
所以,这个时候,能从孙权处抠出多少,就是多少。刘备绝对是多多益善的心思。要不是西川那里有了紧急变故,刘备一定要亲自留下,跟孙权蘑菇,伸手要钱要粮。
诸葛亮留下来,也不急着找孙权。反正大事已经完成,他乐得轻松几天。与别人不同,诸葛亮在江东,可是有亲戚的。大哥诸葛瑾就跟着孙权混饭吃。此前因为大事未了,诸葛亮本着先公后私的原则,一直没去拜访。现在嘛,拜访大哥的事,立马就被提上日程。
正好,黄顺被柴桑当地的大小门阀纠缠,百般的耍着花样,要黄顺在削兵权事上帮忙。黄顺烦不胜烦,听说诸葛亮要走亲戚,立马上赶着表示自己也要跟着去。
诸葛瑾此时仍留在吴郡,黄顺与诸葛亮,带领黄顺的全部人马,大张旗鼓的从柴桑出发,前往吴郡城。途中歌舞升平,连个小毛贼都没见到。
江东上下,现在谁不知黄顺善于发黑吃黑的财。没有哪个再敢上前捋黄顺的虎须。
再见诸葛瑾,与上次见面,没什么别的变化,引起黄顺注意的,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此时的诸葛恪,已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诸葛瑾对他的教育很是上心,能文能武,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儿子大了,渐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做父亲的再也左右不了。此时的诸葛恪,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诸葛瑾要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还动不动就说诸葛瑾长得难看,给他丢面子等等。
本来,诸葛恪心目中的榜样是诸葛亮这个二叔。诸葛亮多牛了,同样是辅佐他人,同样是给他打工,可诸葛亮却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自古至今,谁能有如此待遇?
就是兴周之八百年的姜子牙,也不过是巧设偶遇局,一见面就跟着人家周文王走了。
而且,诸葛亮一出山,就带领当时丝毫不起眼的刘备军团,数度在战场上给予曹军难堪,更是在荆州之战获胜后,攫取了大部胜利蛋糕,几乎让江东白忙乎一场。
这样神乎其神的表现,再加上诸葛亮与诸葛瑾相比,长的更是伟岸潇洒,再适合做偶像不过了。年少的诸葛恪,自然就成了诸葛亮的小粉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