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八一中文网>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 第120章 顺水推舟(第3页)

第120章 顺水推舟(第3页)

皇帝眼底的笑意传递给胤礽这样的含义,胤礽弯起唇角,默然不语。当然,胤礽心里就盼着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年前,咸安宫的教学里就开始潜移默化地灌输科学在各行业的影响,王公大臣们早就讨论过很多次,已经不是陌生的课题。

两月后,皇帝回京,这回是福全亲自过来禀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定结果:全员通过。皇帝当时就傻了眼,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身侧站着石文炳与佟国维,皇帝扭头问询佟国维的意见。

佟国维对西方科学的认识也就是听皇帝说两嘴,没有深入了解,但他非常明确一点,太子已经控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即便皇帝重新选人议政,选择对象依然是咸安宫宗学里的王公,换来换去,都不会改变结果。

“皇上,既然连裕亲王也觉得可行,想来也是有些益处的。何不就让诚郡王挑头,听说九阿哥学了好几门外语,相信也能看懂不少外文书,让他进去帮着诚郡王,也是不错的。就算要招募汉人学子,总归还是皇家主导,不至于波及广泛。”

佟国维知道已经阻止不了,便索性推举胤祉主导科学院,顺便把胤禟也带上。这两位皇子的眼界局限个人兴趣,总之不能让太子主管。全民科学,这是要天下百姓都记着太子的好?太可怕了,绝对不行。

皇帝问向石文炳,这可是胤礽的岳父,虽说向来就没有公开站到胤礽一边。

果然,石文炳的回答还是素日的老态度,不掺合太子的事情,“请恕臣下愚钝,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臣不敢断言,全凭皇上做主。臣只管负责保卫皇上的出行,保证皇上毫发无伤。”

今年年初,费扬古旧伤复发,身体状况愈发不好,皇帝便让石文炳接替费扬古的领侍卫内大臣一职,随时听命扈从皇帝左右。

佟国维真想朝石文炳翻个白眼,什么话,说得我干政一样。当上领侍卫内大臣了不起吗?好像我以前当领侍卫内大臣时,就不管皇上的安危似的。

前世时,原本是胤礽被废后才成立的科学馆(蒙养斋算学馆),这回在康熙四十年就建成了。胤祉在太子哥哥的帮助下,向全国各地发出征文,通过重重考核,选出一批懂天文、算学的各族年轻人进入科学馆,开始从事相关研究。

科学馆的成立让各位传教士受到不轻的打击,清皇室对西方科学的依赖正在被动摇。为了留在中国继续传教,传教士们只能引进更多的科学研究,以争取能够被重用。

于此,皇家科学馆愈发掌握主动权,迫使传教士不敢造次,积极配合科学馆开拓研究领域。

胤礽并未因为没能负责皇家科学馆而气怨,三弟坐镇科学馆,这就是他预测的最好结果。利用董其昌的书卷一步步引父皇入坑,父皇迟早会晃过神,但胤礽点到为止,父皇也只能就此作罢。

有些事情,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就要抓住最好的发展时机,非要等到登基,为时已晚。

杰书说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成立之初的目的,不是针对皇帝,而是群策群力共图大业。现在胤礽利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左右皇帝的决策,将来他要是坐上皇帝,同样要面临专权与分权的平衡。当然,只要心中秉持的是富国强民的初衷,不要试图以强权巩固皇位,争取与退让,想来也能运用自如。

根据戴梓的改良方案铸造的新鸟枪、新火炮已经出来两批,并在皇帝巡幸塞外时,已经运往古北口训练营区。

胤礽筹办皇家科学馆,虽怀有全民科学的意愿,但他并不操之过急,这本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开始了,一切就好说。避开锋芒,胤礽向父皇请示,今秋在古北口,火器营全体将士将进行一次大型演练。

八旗军本来就有春秋校练,胤礽的要求,皇帝觉得情有可原,当即就同意了。这两年,皇帝每次外出,身边除了原先的侍卫军,又多出胤礽精选的鸟枪骑兵,全队五百人,由尹德统领。

不得不说,久在御前行走,尹德的稳重、认真深得皇帝赏识,对他的器重已经超过阿灵阿。而身为銮仪卫掌卫事内大臣的阿灵阿,接连办事不力,已经被皇帝调到正蓝旗当蒙古都统去了。

此次火器营在古北口大练,尹德的骑兵回归火器营参与练习,而尹德留下,被皇帝提升为镶黄旗内大臣,既带部分侍卫军,也带□□骑兵。

听闻这个消息,胤礽笑了。镶黄旗曾经在胤礽眼中是铜墙铁壁,如今尚之隆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而尹德又挤进内大臣的行列,正黄旗易主,换来镶黄旗不再被佟家占位,胤礽觉得这个结果比他预料的还要好。

立秋后,胤礽就带着火器营全体官兵直奔古北口而去。其中,多出了一人,那就是胤祥。

胤祥是向父皇请了旨的,胤礽不能拒绝。皇帝准许胤祥去,一则胤祥有带兵的潜质,二则皇帝要胤祥不时汇报演练的情况,说白了,就是监视胤礽。

胤祥倒不是为了和太子哥哥做对,才提出这个请求。上次巡幸塞外时,他亲眼看着大哥与鄂伦岱打成一片,佟国维又时不时接触八哥,而四哥与隆科多也是不清不楚。

从前他羡慕哥哥们因为表现突出被父皇时常带在身边,随后一个个封王封爵,何其风光。可是,眼看着哥哥们各自结交重臣,各谋权势,很多事情变了味。再加上因为惠妃失去母亲,胤祥更是觉得长大真是一件烦恼的事情。难不成,自己必须选择加入某一个团体,才能在父皇面前出人头地吗?

但是三哥与九哥的归属让胤祥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显然,太子哥哥也没有要求他们依附东宫。所以他主动请旨去练兵,离开京城,避开纷繁复杂的人事。

只是没想到,父皇又给他下了那样的命令。但他知道,太子哥哥很聪明,不想让他知道的,他不会看到,既然看不到,也就不用向父皇禀报。所以监视太子哥哥,没有负担。

***

秋后日高气爽,最是舒适宜人,空谷禅师盘腿坐在院中的银杏树下,闭目倾听风声撩过金黄的树叶,有时发出欢声笑语,有时则哀哀叹息。

有句老话,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空谷禅师觉着,自己现在就是这样的蚂蚱,悠闲的住持生活总归是到了头。

最近一段时间,龙潭院附近出没陌生人,暗处一直留有盯梢。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老禅师知道,怕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修茂在京时,隔上个把月就跑来住上几天,和老禅师谈天说地,整个人的心境和以前相较,早已不一样。修茂去盛京后,石文炳少来,去年就来过一次,无非就是问询一声存放在龙潭院的两件宝物。今年都已入秋,石文炳还没来,老禅师不免有些着急。情况不同往日,意外随时发生,已经给石文炳传去消息,尽快来人取走宝物。

富尔祜伦如今也是当阿玛的人了,儿子穆绶小弘晏两个月。从前表兄妹在龙潭挂平安牌的时光尚历历在目,转眼都已是孩子的父母,时光飞逝如电,真是令人嘘唏。

纯亲王妃听说了富尔祜伦幼时挂平安牌的事情,便进宫向嫤瑜提议,让两家的孩子接着在龙潭院挂平安牌,一则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另则加深兄弟情谊,永远延续。

此时,胤礽已经离京去了古北口。嫤瑜与纯亲王妃约定好时日,遂带弘昰、弘晏兄弟俩去了潭柘寺,入住皇家别苑,而纯亲王妃则带着穆绶住进和顺公主的别苑。

***

直郡王府的书房里,胤禔与赫钦、鄂伦岱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筹谋要事。鄂伦岱站在窗户旁,一面与胤禔说话,一面留意外头的情形。直到见到胤禩入院,朝书房走来,立刻挥手示意,三人正在谈论的话题戛然停止。

胤禩是被胤禔叫来的,说是有要事商议。

自从惠妃去世后,胤禩思前想后,梳理了很多事情,一桩桩串联起来,不由对惠妃十分失望。他知道惠妃对他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心襄助胤禔。尽管很多方面不赞同胤禔的行为,但胤禩还是尽量配合,谁让自己无权无势呢?

可若是企图伤害八福晋,掐灭生育嫡子的可能性,迫使自己断了与安郡王府的联系,这手段未免太伤天害理,也让胤禩忍无可忍。别看父皇的后宫妃妾众多,为父皇生育了不少皇子,可嫡出、庶出,已然凸显出其必要性。不说别的,太子哥哥的尊贵,众皇子望尘莫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调教奸臣老公  早安小娇妻  帝王之上[重生]  大女人来袭  如意娘  名门闺秀与杀手  茅山诡谈  佣兵天下  [综]平安京恋爱物语  主宰战神  鬼命渡魂师  重生五世  奉子成婚之王爷求休妻  仙路奇缘之凤凰仙记  索命艳魂  重生之幽灵作祟  神鬼有安排之名动山海  失婚少女  现代大相师  清酒系美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