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她从小就立志这一身奉献给书本。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是李清照青青涩涩的初恋,心头藏着那份暗暗的甜美与羞涩,那种心如鹿撞的慌乱,那种秋水般闪动的眼波,那份幽幽在怀的牵挂与眷恋。
这首《浣溪沙》透露了她在那最美好的年华里最隐秘的心事。“眼波才动被人猜”真是神来之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目流盼间。宛如弯弯明澈的秋水,闪动着少女内心的隐秘,怕人猜,却又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就这样春情无限,就这样爱意缱绻,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十六七岁时,李清照已经春心萌动。这位博览群书、过目不忘的才女,最喜欢读的一定是诗词。自古“词为艳科”,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大多是写风花雪月,而她所处得宋朝,艳词更是盛极一时,柳永、秦观、晏殊等无不善写男女艳丽恋情之词。
久习诗词,如何不会绮想联翩,如黛玉般“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名门闺秀,倾城之貌,如花似玉,冰雪才情,正是这些诗词,给了李清照最初的情爱启蒙。
这时,一个叫赵明诚的年轻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当时,赵明诚尚在朝廷太学里读书求学。能在太学里读书的,多是当时一流的文人和官宦世家子弟。读书之余,那些自命风雅的青年才俊少不了要品评一番风流韵事,诸如某相府里的千金如何如何美貌,某御史家的小姐如何如何有才情。而早有才名的李清照便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她的词早在她来汴梁之前就已经名动京师了。
赵明诚自然拜读过才女笔下的华美篇章,免不了被惊艳。于是,这位翩翩公子怦然心动,对李清照的爱慕之意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cha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无忧无虑的少女从秋千架子上下来,将发酸的纤纤小手揉了揉。她香汗淋漓,绣衣微透。这时,突然听到有客人进来,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只穿着袜子就匆匆走开。她头发微乱,头上的金钗也遗落了。可临进门的那一刻,她忍不住回过头想瞧瞧来人是谁,于是攀过青梅借闻花香,顺势回眸一望,如一朵水莲花,无限娇羞可人。
天真任性的李清照怎会如此紧张,害羞和失态呢?
可见这客人不是一般人。否则,她也不会专门写下这首词。
来者正是儒冠青衫、浑身散发着书卷气息、眉目清秀的公子赵明诚。
那个时代,一般的年轻文人面对有着明星光环的少女李清照,多多少少是有点心理障碍的,这个女孩子名气太大,才情卓绝,家世门第也是如此显赫,谁有勇气去追这样的女子?
而赵明诚却偏要摘下众人眼中那朵最高处、最美的花,可见少年时期的他也是自视颇高的。
他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时任吏部侍郎的赵挺之。他从小饱读诗书,喜欢舞文弄墨,在父亲的熏陶下,尤其喜欢收藏古代的金石刻录文字。由于这一爱好,他交友甚广。
赵明诚十八岁时,咸阳出土了一枚古代的传国玉玺。当时朝中的将作监(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李诫亲手拓印了两本,其中一本就送给了他,可见他在收藏界也算小有名气。
而作为李格非的掌上明珠,李清照自小随父亲游览各处名胜,她记忆力极好,名胜古迹的断壁残碑、诗词书画中的佳作珍品一眼瞥过,即便是细枝末节之处也能记住。
可见,两人志趣相投,为以后的琴瑟和谐奠定了基础。
李清照如同一朵青梅,她低下头,含了满满的娇羞,不安的、喜悦的期待着,期待着月老给她安排的那个人到来。在她的愿望里,这个生命的另一半应当与她年华相当,相貌相当,才华也相当。
可是,赵明诚是赵挺之的三儿子,后者是新党的中坚人物,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却出自旧党苏轼门下。北宋后期新旧党争水火不容,如果赵挺之不同意的话,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很可能上演一场中国宋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
但这件事被赵明诚的一个梦给解决了。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在梦里读了一本书,醒来时,书上内容多忘记了,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明诚将这个奇怪的梦告诉了父亲赵挺之,父亲想了想,给他解释,这“言与司合”是个“词”字;“安上已脱”,是个女子;“芝芙草拔”是“之夫”之意,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难道上天要安排你做女词人的丈夫?
于是……赵挺之请了媒人,去李家提亲。
在李府,媒人为赵明诚求得了李清照的生辰八字,在经过“草帖”、“送帖”等礼仪后,与李清照“八字相合”的赵明诚携着酒礼来到李府,当着赵、李两家父母的面,将一支金钗插在了李清照的头上,以示订聘之礼。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十八岁,赵明诚二十一岁。她终于走出深闺,乘一顶花轿,跨入了赵家的府邸走向赵明诚的怀抱。
从这一刻起,这个世界对于她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她成为那个叫赵明诚的年轻男人的娇妻,而二十一岁的他也终于圆了“词女之夫”的梦……
比李清照迟了一点,蔡在二十二岁那年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嗯,一个同样喜欢看书、用三年时间把整个北大图书馆的书全部看了遍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