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暮城之后的两年,在大傩无私的陪伴下,蒙濛过得恣意安稳。
这城里的好多人都跟大傩一样,莫名地喜欢她,很多“遵从本心”的想法也因此得以顺利推行。
先是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好聚好散,后是劳动不分贵贱,人们各司其职,主仆关系慢慢消失……
她有好想法,便提出试行,暮城有条件、有能力的人在试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觉得好,因此更加信赖,也更加支持。
她渐渐成为暮城的一分子,从此血肉不分离。
她有时骑马,有时撑一把大伞奔跑在暮城的烟雨中。她找到了她的桃源,也用自己的力量,让桃源变得更加美好。
玉将军和太子荆常有信来,她也常给他们写信或回信。
因为不是急事,那信是顺着官道缓缓地来,缓缓地走。每收到一封信,距离写信的日子已经过去二三月。每个月都写,每个月都收。洋洋洒洒地,书写着日常的宁静与欢喜。
荆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孩子。
在过去的几年中,玉将军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
自暮城北门一别,仅用二十天时间,一人策马按时回都之后,玉将军也迎来了人生中极为平静的两年。
他虽未再娶,但同几位夫人又有了新的孩子。
对此,她并不在意。
……
他偶尔也会在信中说起有趣的童语,她读着读着,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的笔下有生活,亦有鲜活的生命,如花朵般,绚丽地,绽放在柔软悠慢的时光中。
他在信里说,如有喜欢的人,一定要告诉我,我保证不打他。
她在回信里说,我喜欢大傩。
他在后来的信里说,大傩这人我也喜欢,舍不得打。
她说,我这辈子大概不会嫁人了,会孤独终老吧?
大傩说,不嫁就不嫁,我陪你终老。
她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大傩反问,对一个人好,需要理由吗?
她答不上来。
大傩是她家的常客,陪她吃饭闲聊,给她出主意,教授一些简单易懂的傩识,比如,怎么通过辨认云朵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未来几天的晴雨,果然一看一个准。
闲来无事,她和大傩骑马到远郊游玩。
二人骑行在山腰的小路上,看到低处的坞里遍植梨花,梨花树下有人家,青色炊烟自白色雾气中腾起,可见想见,烟雨蒙蒙时会是怎样的美景。
有农人牵着耕牛路过,她问,下边的坞子叫什么名字?
农人答:“那是杀猪屯。”
她的第一反应是,如果玉将军在,一定受不了梨花美景配杀猪之名。
回到城区,她立刻跑到府衙去找《暮城志》,把难听的地名都改了。
等到她把杀猪屯改成梨花坞,把牛皮屯改成莲花坞,把臭蛋镇改成樱花镇,把缺阳镇改成海棠镇……这样,心里住着一个女孩子的玉将军听着应该不会再难受了吧。
无处不在的大傩看她绞尽脑汁想地名,笑话她,“真是个傻姑娘。”
如果日子可以这样细水长流,多好。
……
半个月后,蒙濛突然接到情报人员递来密信:“太子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