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设计图纸制造的斗式提升机总算大功告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首先花了近一周的时间负责机壳的制造;继而又花了近半月的时间来进行内部结构的设置,包括输送链的安装,驱动轮和改向轮的安装,还有畚斗的安装,等等;再之后,又根据郑少华所提的改进意见,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来对机头进行防逆转装置和对通风口进行吸风设置,最大可能达到封闭且减少污染的目的。
经过长达一个来月的奋战,一台由烧成车间的技术团队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斗式提升机,终于大功告成。接下来,就到了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对这台斗式提升机进行试运行,看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为了检验提升机的实际效果,这天,全体烧成车间的工人都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一起来观摩,见证令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刻。如果成功的话,那么,整个车间所有的运输设备都会采取这种封闭运输和封闭提升的装备;如果失败的话,那么,技术人员必须再次进行研究和实验,直到能够成功运作为止。
安装固定好提升机后,便开始进行空车试运转。在启动电源之后,提升机缓缓地运转起来。起初,机器有些颠簸和磕碰,不过,没过多久,便逐渐平稳了下来。试运转一直持续了四个小时,在运转的过程中,机器的温度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并没有超过极限。就此,试运转宣布成功。
这样的结果不免令大家欣喜如狂,一个来月的艰苦工作,总算获得了相应的回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看到眼前的情景,郑少华也不禁十分感慨,内心油然升起一团强烈的火焰,正熊熊地燃烧着。
在这项工作中,他可以说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比任何一个人都用功和辛苦,不仅要废寝忘食地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还必须活学活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制造和改进之中。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体力,这样的才能,绝不是其他人可以完成的。
没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大胆创新的能力,是绝不可能完成此项艰巨的任务的。经过这次自主设计和制造提升机,大家不禁对郑少华更加佩服,甚至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技术团队负责人黄老都对他赞赏有加,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学习能力之强,学习能力之快,完全胜过他们这些思想有些陈腐和落伍的技术人员。
对于郑少华来说,他其实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想过自己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将自己当成水泥厂的一份子来认真对待,认真钻研,认真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他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骄傲和卖弄的情绪,踏踏实实地奉献出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通过这次制造斗式提升机,郑少华从中收获颇多,不仅学到了大量关于机械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更加深刻地明白创新在机械制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想制造出独一无二的机械,必须在充分掌握现有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创新求变,这样才能发挥机械制造的卓越功效,并且创造出更加实用、更加方便的机器。
这些心得体会,都是郑少华参与到此次机械制造中所获得的。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些想法,让他逐渐跨入到机械工程师的行业,因为配得上工程师这个职称的,绝不单纯只是掌握一些机械设备的原理就够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制造出科学优良的机器。
如今,郑少华大脑中已经拥有了大胆创新的意识,或者说,这种创新意识早已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只不过在适当的时候便会将其表现出来而已。
之前,在生料车间改造破碎机的时候,他实现了创新,不仅使破碎机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还使破碎机的性能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不幸事故的再次发生;而今,在烧成车间,通过参与到环保设施的改进中,让他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再加上,随着他理论知识的不断加强,让他的创新能力可以发挥得更加充分和有效。
有些人,一辈子力图在某个领域实现创新,却并未能获得成功;而有些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仿佛与生俱来一般,根本无需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只需将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有效结合,就可以实现一次新的突破和飞跃。
这样的天才,真是相当稀缺,尤其是当今的社会,更是需要这样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因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古往今来永远没办法改变的真理。
而郑少华就具备这样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只不过要想让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蹴成的,也绝非按部就班可以实现的,必须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突破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让自己的能力更加卓著。
正所谓学无止境,人生的奋斗和学习永远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样才能通往人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