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首辅虽然经邦济世之才很多,但精于经商的很少,都像鸭子听雷一样,听着朱波侃侃而谈。
“到时候,路远的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但咱们这块需求总是有数的吧。等市场饱和了的时候,他们运来的粮食又不可能拉回去,那样赔的会更多,这样他们为了尽快脱手,就不得不平价销售。”
“到那时,不用官方干预,用不了十天粮价就会降下来,这时候朝廷没费一点银子,就让粮食源源不断的免费运到了陕西,朝廷又不会花一点点补贴,就会叫粮价一点一点的降,到了平价水平甚至还低一些。”
“而朝廷损失的不过是头三天高价收粮的银子,但得到的却是西安的粮价平稳,百姓安然度过荒年的利好,这是不是很好?”
“妙啊!”
在旁边旁听的三位首辅顿时叫绝,朱元璋也一拍桌子。
“波儿,马上把这个命令发布给陕西布政使,叫他按照这个办法去做。”
朱波却一脸愁容。
“爹,你是有什么立场做这个决断?就不怕会被朝廷砍头吗?就算您这个富国公有建议权,也没有决策权啊。”
朱元璋愣了一下。
“那好吧,你就用电报告诉你的太平堂哥,叫他给布政使提一些建议吧,至于朝廷方面,爹会去斡旋,争取叫你的建议立竿见影。”
由于得到了赈灾的方法,朱元璋和三位首辅马不停蹄的赶回了皇宫,于是他又召开内阁会议,询问百官知不知道陕西闹灾的事。
这时候户部侍郎张瀚文站了出来。
“皇上,现在四海升平,天下晏然,绝不允许一干刁民妖言惑众,请皇上下旨,将那些谎报灾情煽动民变的家伙斩首示众,绝不能姑息!”
朱元璋却回答说:“要是都如你说,朝廷要你这个户部侍郎有什么用,今天事出有因,朕不重罚你,暂时免去你户部侍郎官职,改任国子监司业,你到国子监好好读几本书再来说话吧!”
由于朝廷采取了朱波的建议,西北的粮价逐渐控制了下来,而朱标则因为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也要与近期回朝了。
这些天朱元璋没有过来,朱波正好抽空研究磁电转化的实验。
只可惜,他这里的铜丝和铁丝做工都相当的粗糙,做的那些实验数据并不精密,还无法生产那种用于实际生产的电机。
看来,工业现代化离这大明王朝还相当的遥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就在他叹息的时候,忽然接到四堂哥托人捎来到口信,请他今天上午去游秦淮河。
唯恐他拒绝,朱棣在信中明确的提到不喝花酒,不招妓,只是兄弟之间把酒言欢,另外请堂弟去见见家人。
听到四堂哥这么说,朱波感觉无法推脱,也就骑着快马赶到了河边,只见朱棣领着一个仆人,正在岸边等候。
看到朱波来了,朱棣相当亲热,把他领到湖边的一个画舫上,朱波早就知道,四堂哥跟着燕王朱棣,给国商司办差,不仅四皇商,还有六品主事官衔。
最近跟着燕王殿下着实的挣了一些钱,也攒了一些家底,而这艘画舫,就是他的家产之一,没事的时候划着船,赏赏河景,颇得其乐。
船上的丫鬟以及仆人相当多,还有几个家里养的歌女乐师,看着贵宾来了以后,就开始奏乐上舞。
就在这时候,从里面出来一个年轻的侍女,对朱棣说:“老爷,夫人亲手烧了一尾鲤鱼,请小叔叔吃好喝好。”
朱棣却相当的豪爽:“大家都是一家人,还有什么忌讳的?这是我的堂弟朱波,请夫人出来见见吧。”
不一会,就听里面环佩之声轻响,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领着一个刚会走的小娃娃缓缓的走了出来。看到有人出来,朱波赶紧站了起来。
朱棣赶紧给介绍:“这是你的四堂嫂徐氏,旁边的是你侄儿朱炽。”
朱波不敢怠慢,赶紧起身行礼。
徐氏夫人看起来行动有些不便,只是微微欠身还了半礼说:“小叔不必多礼,大家都是一家人,随意一些就好。”
朱棣继续说:“我自从跟随燕王殿下办差以来,日子过得不错,长子炽儿已经三岁,现在第二个孩子就要出生了,可谓福寿双全,对于眼下的生活是相当珍惜的。”
看他这种略带感慨的话,朱波不知道该如何接言,附和几声,谁知道,旁边的徐氏却说话了。
“只可惜这场富贵都像逢春的冰花,等太阳一出来,很快就烟消云散,就连现在这场富贵能不能保住,还不好说呢。”
朱波听了大吃一惊。
“四嫂何出此言?难道最近经商有什么不顺吗?”
这时候,朱棣接过了话题。
“要知道,燕王殿下非常受皇上器重的,有什么差事总是优先想到他,可是最近却传出了一些流言,说燕王殿下有不臣之心,更有大臣建议,不许殿下到燕地就国,永远圈禁京城王府。”
朱波皱了皱眉,心说朱棣要反的话,我曾经提到过,可是又是谁传到朝廷上去的?那天家里只有两个堂哥和老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