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宣帝沉吟不语。贺兰进明偷眼看看宣帝脸色,说道:“微臣有几句话,想要面奏陛下。”
“你说。”
“陛下立志匡扶社稷,更新图存,须任用贤能,方可振兴大唐。房琯生性虚浮,好说大话,其实并无治国理政之才能,用他为相,微臣恐他误国误民,最终坏了陛下的大业。”
宣帝目视贺兰进明,眼光中似乎有赞同之意。贺兰进明见状,放大胆量继续说下去:“房琯在成都辅佐上皇,进言上皇,让诸王掌兵权,领藩地,把物产丰饶、兵将众多的地方分给了永王等人,而把边远蛮荒之地留给了陛下。说起来,这就是对陛下的不忠不敬!微臣还风闻,陛下让他领兵出征,他竟然向陛下提出,要自己亲自选拔幕僚谋士。这分明是拉帮结派,掌握军队,对陛下怀有贰心!”
贺兰进明的话宣帝都听了进去,他冷冷地说道:“此人还有一大不是:嫉贤妒能,信口开河!朕用第五琦为江淮租庸使,房琯极力反对,他居然说:从前杨国忠当政,一味搜刮盘剥,引得民怨沸腾,天下怨愤。陛下初登大宝,应广施仁政,使天下归心。用第五琦聚敛钱财,便是死了一个杨国忠,又出来了一个杨国忠。朕当时便问他:朕要用兵,没有钱粮可不可行?将领兵士没有饷银,哪个愿意冲锋陷阵?!你看不上第五琦,那你给朕拿出一百万两银钱来!他才面红耳赤,讷讷无颜,不说话了。”
“陛下用人,他竟然说三道四,眼里根本就没有陛下。也许他心中以为只有上皇才值得他趋奉。”
宣帝气哼哼地说{}“他忠实上皇,就到成都去,朕这里用不着他。”
贺兰进明却说:“陛下,微臣以为,万不能放他离开凤翔。”
“为何?”
“他若是去了成都,定然在上皇面前进谗,引得上皇对陛下不满,使陛下与上皇不睦。”
肃宗点点头:“爱卿说的是,就让他留在凤翔,朕要慢慢地让他消受。”
“陛下圣明。”
自此以后,宣帝对房琯冷眼看待,朝政诸事不再征询他的见地,把他晾在了一边。房琯也觉出宣帝对他日渐不满,经常称病不去上朝,躲在宅邸中,听自己门客董庭兰弹奏七弦琴,在袅袅琴音中忘却世间烦恼。时而大笑,时而大恸,动情至极时,合着琴声慨然放歌,悲凉的歌声在小小的凤翔城中缭绕。
一日,有司来人,带走了董庭兰,房琯差人打听,才知道有人首告董庭兰依仗权势,替人说项,打通关节。看起来矛头直指自己身上。房琯急了,匆匆进宫,想要在宣帝面前为自己和董庭兰折辩。
见了宣帝,还未开口,宣帝一脸冰霜,横眉道:“你还有脸来见朕!”
房琯说:“陛下,董庭兰是微臣的门客,一向循规蹈矩,并无任何出格举动。他除了精通音律,别无谋生本事,因此,微臣才把他收留在府中,不过仅为爱他之才具而已。”
“罢了!你干的那些事情,不要以为朕耳目闭塞一概不知。你懒政怠政,躲在府中与亲信说佛论道,再不然就是听琴狂歌,饮酒作乐,闹得乌烟瘴气。不务正业,朕要你这个宰相何用!”
房琯还想说话,盛怒之下,宣帝大声喝道:“快快走了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你,若不是看在上皇面子上,朕定然饶不过你!”
当月,宣帝就罢免了房琯的宰相之职,贬为太子太师,起用谏议大夫张镐为相。
房琯一事,震动朝野,为他打抱不平的人纷纷上疏,恳请宣帝收回成命。杜甫向来喜爱董庭兰琴艺,也写了奏折,为房琯和董庭兰辩解:董庭兰入房琯家中时日已久,他年事已高,又是疾病缠身,投到房琯门下,并非为了依仗房琯权势作威作福,纳贿收贿,为己谋利,而是为了有所依托有口饭吃而已。
一番好意,却是适得其反,宣帝大怒,命刑部收押了杜甫,着有司勘讯,是否与房琯和董庭兰合谋。
百口莫辩,身在牢狱之中,杜甫心灰意冷。月明之夜,想起了远在浔阳的李白,他也同样身陷囹圄,此刻,是否也对着一轮冷月,思绪起伏难平,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总不能有施展的机会。处处碰壁,时也运也,还是苍天也被蒙蔽了双眸,虽是朗朗白日,却不照吾之精诚!
困顿之中,是宰相张镐伸出了援手,在宣帝面前一再地为杜甫辩白。宣帝这才网开一面,命人释放了杜甫,将他贬谪到了华州,当了专司祭祀、礼乐、考课的一名地位卑微的官员。
孑然一身到了华州,虽官职低微,杜甫却一如既往地忠于职责,宵衣吁食,埋头做事,把职司内的事务办得无可挑剔。
空闲下来,杜甫常独自一人优游于西溪之畔,夕阳晚照下,溪水泛着粼粼波光,在山石间跳跃而下,浅吟低唱,潺潺作声,溪旁的簇簇青草在风中摇曳,春阳煌煌,为草叶镀上了一层金黄。面对此情此景,已然而忘忧,杜甫流连忘返,惟愿将身体与灵动的西溪融为一体,永远不再分开。
暮色降临,星辰在天边闪着晶莹的光芒,周遭一遍静寂,虽然已近亥时,杜甫却不想离去,他坐在西溪的郑县亭子中,品味着坎坷的人生,思念着远方的家人,几行落寞的诗句,悄然地飞出了心扉:
“......巢边野雀群欺燕,
花底山峰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
晚来幽独恐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