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求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关。

    上门辅导则是教师自己定价。拿最高课时费的,很多都是刚毕业,或者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有房贷车贷有生活负担的人。

    我知道的一个人,房贷月供三万,三个孩子,要养。五年前互联网+席卷北京,一对一鼎盛时期,他从网络招到的本地生源,上门一对一的价格是课时费每小时1000+,然后就在那个价格区间稳定上升了,人一旦出名之后,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辅导也不例外。

    而那些退休了没事儿干,职业病诲人不倦的老师,通常需求不大,薪资要求不高。

    我认识的一个老姐姐,孩子是IT高管,有房有车。

    她从东北老家退休,在北京有吃有住,还有退休金花,她出来上课纯属消遣。

    带几个学生,结交几个同龄同行业的老师,姐妹们假期结伴出游,平时溜达上课。她们的课时费真的不高,到现在也还是三五百。

    北京本地名校名师?

    他们也有出来带学生的,前几年机构里有,课时费三五百,后来机构里没了,查得紧。上门辅导的有,那个海淀学校男老师,因为骚扰女学生被抓了,他的价位是700每小时。是教研活跃人员,经常参与出卷的。也就是说这几年内,北京一线正常教研组长的上门一对一辅导价位是千元每时。

    再高的?也有啊,多高都有,高考前有一个小时两三千的。

    有专门针对艺考生的辅导的,要是已经出道的艺考生价格很高的。有一位很有名的明星,他在圆明园附近一间四合院闭关高考辅导,价位???

    各位脑补吧!

    我的一对一价格,机构和上门都有,最高有1000每时的,也有二三百每时的。

    北京高中的学生,不只有高考一条路可以走。各种国际课程AP和sat,IB,美国竞赛夏令营的,国内竞赛的……

    国际课程也不是我以前认为的简单,计算类肯定国内难,但是知识体系国际的则更有框架,且内容详尽。国际数学书,从讲解到例题到解答到练习,特别细致,如果学生自学,比国内课本要容易得多,这是另类表示国内学生理解力强?

    国际数学书既是讲义,也是书本,还是练习册,三者合一,习题还都有答案。

    而国内是分开的,讲义是老师总结的,书本是公式,和少量推导过程及例题,然后有分开来的练习册。教材更像是为了尽快掌握一门学科而总结的干货,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的提高效率?

    几轮课改,国内数学教材详细了不少,以前是薄薄一本书,能讲出厚厚一大本练习册。

    国际课程自有框架,有些内容是大学预科的,有微积分和数理统计的课程,有些理论和方法讲的更系统,还有些很好但是国内不讲的知识点。

    简单讲,我们的教材短平快,更重使用,聪明人快速学成,其他人自求多福,不行就补课吧。

    而国际教材是所有人通过努力都可能学的很扎实很深入,当然他们也一样学不好,还是补课吧。

    这也导致我们的很多老师、家长让学生背公式,而学生背的滚瓜烂熟也不会用,更不知其所以然。课改在逐渐改善,重视应用和思维培养,能力考查。

    高中竞赛的话,国际和国内不相伯仲,各有千秋,因为竞赛的最终走向一致,IMO.

    IMO教练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作为中间环节的全国类竞赛考试就还辅导过一些。

    这些有内容难度的辅导,按内容定价合理。

    高考辅导的话,我认为按学生定价也是合理的,原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千差万别,老师教授起来难度不一,有的成绩高,要突破极限拿高分,只讲压轴题。有的成绩很低,但是需要特别备课,讲解细腻,所谓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么!

    每一个一对一的学生,都需要单独备课,侧重点不同。

    在这所有名的机构挂名之后,短期没有生源,淡季么!

    其实,我办完离职之后,教学校长跟我打过电话,问我是否办了离职,我说办了,就此别过。

    后来听说,我离职之后,陆续有学生投诉老师,那个学校换了一批老师,有老师说我离开太早,其实可以留下的。

    我离职,招聘我的hr做离职谈话的时候,我说我了解了北京的学生。

    教学校长不知道我是省级骨干教师,我入职晚,没有参与他们的前期的集体备课做题答卷什么的。然而显然他把重点放到做题了,说是全国招聘,其实还是多数还是经验不多的年轻老师和刚毕业的硕士生,他担心带不了复读班。

    而在做题一项,说实话,到北京的前五年,我都不需要做题,一看就知道思路,可以讲好几种方法的程度。

    当时北京的高考题相对东北的全国卷,是简单的,计算量小,而对老师来讲方法更难不住的。唯有某些考核思维的压轴题,包括选填压轴和解答题压轴,那些年也很简单。

    直到北京高考最后一题改成了考数列之后,难度升高。第一年数列的压轴题还算简单,中上等学生都答对大半,后期越来越难,涉及竞赛知识和思维考察,才拔高了难度,卷了起来。

    所以,北京卷,数学题,就三道题要注意,选择和填空的最后一道,解答的最后一道。其他都普通难度,较易及中等水平,看步骤得分就行。知识面没有漏洞,步骤完整,适当的计算能力,其他题就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北京卷相较全国卷,除了最后一题,其他都是北京卷简单。

    最后一题是北京卷的骄傲,是门面,考出了水平,考出了能力……

    所以当年的我,去一家机构面试,四十分钟做完一套高考模拟题,对完答案,把招聘的老师弄蒙了,他就是数学老师,他觉得跟我谈不了了,立马找了校区负责人跟我谈。

    那家机构我最后还是被忽悠入职了,呆了半年,离开了,半年里最难带的学生都给我,别人教不了的我去教。但是课时费委实太低,我放弃了。而当初吸引我入职的校长,他忽悠我,可以投资学校,然后参与分成,当个校区校长都没问题。

    后来这个学校的确走连锁道路了,的确吸收了很多老师投资,的确有的老师因此发财,但是不久,不走正路只为敛财,不问教学效果,很快学校声名狼藉,最后他自己也转行了。

    第一个复读班的教务校长,是北京一所公立学校老师,辞职了过来私立当校长,他不是数学老师。听过我十分钟的课,之后还有一次海淀教研员听课打分项目,请海淀教研员听我们的课,挨个打分。

    讲复习课,我喜欢讲练结合,问题导向。

    给一道例题,分析问题,联系知识点,从最简单的概念入手,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拆解,明确解题步骤,然后总结数学思想,启发是否有别的方法?公式内涵外延……

    学生理解了掌握了,就再给出下一道例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所以我的课只求效果,不求马上出彩,而要出彩的话,则先总结所有概念公式方法,来个思维导图之类,在讲几个例题,然后习题,让评委十分钟看到你的精华。

    打分的课,要求的是让准备一节课的量,我以为会按着课堂走向。

    谁知道三分钟,评委就落笔了,然后他继续听,越听越认真,眼神专注。

    最后听完,评委并没有走神,眼神中有赞赏。

    都是数学老师,其实不用这么专注,我知道我给他的印象很好。

    呵呵,不妨碍我的分数一般,他打分是收了钱的,涂涂抹抹总是不好。

    我们听课的时候有个指导老师,听完我的课若有所思,然后跟我探讨,这样的方式的确更适合复读生和复习课。

    我给教务校长的第一印象就是东北能吃妇女。

    我入职的那天,晚上到的学校,分好寝室,有人告诉我去那里吃饭,“已经快过了吃饭时间了,抓紧去食堂还有饭”。在不熟悉的室内,随便指个方向,对于第一次到北京的我来讲,我分不清那里是哪里。

    因为进屋之后就开始下雨,饭也没出去吃。大暴雨,从傍晚下了一整夜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砸到屋顶的声音震耳欲聋,然而那时候还是能睡着的,不像现在,脆弱的睡眠啊!

    次日一早树上鸣蝉,出门看到积水,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北京的雨和北京聒噪的蝉。

    到名商大厦,听名师讲课的时候,是学校提供早餐,那个老师专门告诉大家,是校长吩咐在中关村附近大饭店眉州东坡买的。早餐的确比食堂的精致,而我前一天中午和晚上都没吃饭,三顿饭一起,吃了三个包子,梅干菜馅的,个头不大,第一次吃,松松软软,咸香美味,意犹未尽。

    喝了一杯豆浆之后,发现大家都吃完了,而包子有剩许多,我就又吃了一个。这个时候教学校长看了我一眼,他是以这样的方式记住我的,觉得我就知道吃?

    被辞还有是不了解吧,我为了从零开始,低调奋斗,从未对同事提起过我是省级骨干教师,教学校长也不知,hr是知道的,但是他们属不同部门,当时忙于暑期班,其他老师又早就入职磨课,做题,相互了解,没有特殊了解我也正常。

    而同样是能吃,我六年后入职另一家私立学校的时候,别人的看法决然不同。

    我当时已经认识一些老师,平时搭课相互了解的不少,这些老师经常流动,跳槽,如果新公司好,就会推荐熟人去。

    而这家私立学校,则有一项制度,就是谁推荐了有教学水平的老师,面试成功入职后,推荐人会受到奖励,而能留下来教学半年,学校满意之后,推荐人还有一笔奖励。

    这份制度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也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所以这家学校常办常新,与时俱进,现在依然活跃在北京教育市场,也在全国设有分校。

    当初推荐我去这个学校的人估计有好几个,我在没投过简历的情况下,不同的时期,接到过不同hr的好几次电话,我入职之后,看到好几个熟人。直到我成功入职,看到公司管理章程,才知道自己应该是被熟人推荐的。

    我分到海淀的一个全日制校区,这里我并没有熟人,早上上班在门口店里吃早餐,一碗粥,一份烧饼夹鸡蛋,咸菜免费。粥太热,试了一下,喝不进去,要打包,打包的时候装了点咸菜,碟里的不多,又去盆里夹了一些。

    心想的是,吃不完,中午吃盒饭的时候可以吃。

    便宜不能占啊……

    那是咸菜,又不是金丹玉露。

    事实证明,那家的咸菜,老咸菜,太咸,等到中午的时候,都析出白色的盐了。

    老板在后面抱怨,“拿那么多咸菜,够好几个人吃”。

    旁边桌一个男的在吃饭,转头跟老板说了什么,老板笑逐颜开的吩咐服务员,“打包六根油条,六碗粥。”

    我其实着急打卡,已经绕过这位的座位,走到门口,声入耳的时候没注意。

    再回响一下这几句话,赶紧跑了。

    我这么能吃,贪小便宜,……

    这位仁兄,是同事吧?

    人家就先进校门打卡,然后出来吃早餐,从从容容。

    他哪里是想带六份早餐啊,明明是要告诉老板,我们学校的老师,不差你那点咸菜,多打包了你咸菜,加倍点餐好不?

    他是认识我的,我初来乍到,这个校区除了能认出主任,和所有人都不熟悉,但是原有的老师认新同事比较容易。

    哎呀,好融洽的就职环境啊!

    这家公司,自然完胜第一家,是北京私立复读班中的总舵手,名副其实的No1。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