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又补充道:“毕爱卿,不用有任何的顾忌,朕不是曾经告诉过你们吗?只要事关朝政,不是恶意攻击他人,即便是说错了,也是无妨,事越辩越白,理越讲越明嘛~!”
呼....
尽管崇祯这样说,语气是那么的和善,毕自严的心里还是有着莫名的紧张,轻轻长呼了一口气,以此缓解有一些紧张的心情,略微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片刻之后,在三人期待、疑惑与好奇之中,这才缓缓张开了口。
“皇上,恕微臣斗胆,士绅之错,虽不是罪大恶极,但也该遭到这样的惩罚,可是,天下之大,大明缺少不了这些人,需要他们倒卖各地的货物,从而将一些东西贩买到另一个地方,盘活天下的商品。”
“如果让这些人一下子补缴所有的偷税漏税,等同于逼他们走上绝路,虽然能够解一时之需,大大的充实国库,却形同于杀鸡取卵,使得天下变得闭塞不通起来。”
“若是能够给他们以喘息的时日,可以分阶段的补齐偷税漏税的款额,这些士绅和商人就不至于破产,依旧可以维系大明的商业运行,不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
“不说其他,单说一点,如果江南的士绅和商人一下子补齐全部的偷税漏税的款项,他们确实能够拿出那些银子,却需要变卖一些产业,比如创办不久的手工作房等等,到时候,随着相关作坊的倒闭关门,那些劳工势必再次失业,丧失挣钱的机会,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成为流民,最后演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
这一刻,没有人怀疑毕自严藏有私心,之所以为那些士绅和商贾说话,完全是为了朝廷着想,完全是为了百姓考虑。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关于商贾的事情,是那么的紧张而敏感,一个弄不好,就会沦为千夫所指,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名声就会变臭,再也无法在官场上混下去。
崇祯听得很认真,神色也变得极为凝重起来,也虽未有任何的言语表示,但也明白了毕自严的意思,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此举将会重创大明的商业。
一旦大部分的商人遭到重创,亦或是破产,不难想象,大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颓败景象?
天下之大,国家要想正常运行,就离不开商业这个润滑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于一种动力,支撑着这个巨大的机器。
有着前车之鉴,作为明史专家,“崇祯”不可能不知道,太祖初年的时候,就曾经对天下商人或者是士绅,举过大刀,虽不是通通杀了,但也是相差无几。
大量的商人和士绅,被押到凤阳,充当苦力,修建中都和皇陵,致使大明的商业凋敝,百业不兴,运输严重阻滞,即便是朱元璋下令运到北方的军粮,缺少商人的存在,也是大受影响,几个月都运不到前线。
然而,即便是意识到这一点,听着毕自严这番诚恳的话语,晓得其中的利害攸关,但崇祯依旧没有松口的意思,神色反而出奇的平静,就好像并不在乎那种结果一般,使得毕自严更加着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