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觉得大姑奶奶故去的可疑,但毕竟没有真凭实证,且将军府咬定晏蕙是因为小产后抑郁成疾才走的,两家是世交且又做了几年姻亲,晏老太太不可能眼看着纪氏继续无礼逼问。
放下傅明轩和晏蓉的事不说,这入殓发丧等事得尽快筹备起来。傅夫人自长媳过门后就不再主事,刹那间竟有些应接不暇,晏四太太便替她帮衬料理。
纪氏领着女儿去厢房,大太太沈氏伤心欲绝,醒来后靠着床柱抹泪,任近侍劝破了嘴皮子都没用,仍是揪着胸口连唤长女名字。
瞧见这幕,本就气愤难平的纪氏怒火更甚,拍着桌案让人去把大姑奶奶身边服侍的丫头找来。
蕙姐儿已经没了,怎么着都得把事情弄个清楚,居然还惦记起两家的交情?只有人活着才需要顾忌这些,死了可什么都没有,再说傅家若真的重视,也不会到了现在还糊里糊涂。
这如果欺负的是她家莞莞,凭他多要紧的人家,不能赔自己闺女上梁揭瓦也不是不能。她在屋里听着妯娌的泣声,燥得来来回回踱走,心道怎么到了这种地步老太太还瞻前顾后!
晏蕙出阁时带了两名陪嫁茯苓和冬苓,晏蕙咽气前就是她们在床前伺候的。这会子跪在门口,纪氏问话的时候,茯苓答得比较机灵,条理清楚:“回二太太话,咱们奶奶突然没了小少爷本就伤心,身子虚弱在床上躺了小半个月,亏得二姑娘日日照顾。
夫人道奶奶小产身上不好,屋子里也不吉利,通常都拘着姑爷过来,晚间更是不准他留下。后来奶奶身子好些后能下床了,但精神状态不好总胡言乱语,只姑爷陪着的时候尚且好些。
可是姑爷人忙总不在府里,前阵子二姑娘又回去了,奶奶就更加沉默寡言了。那日姑爷突然从外领了个姑娘回来。说是宫里太孙殿下赏的,夫人立即给她安置了院子。”
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冬苓扯了衣袖使眼色。
茯苓根本不顾,直白道:“你别拉我。今儿就是被姑爷和夫人罚了,我也不能不说,咱们奶奶太委屈了。
因着是宫里的人,夫人十分重视,再加上之前奶奶不小心伤着过姑爷。夫人就更不准姑爷再进奶奶屋里。”
“什么姑娘?蕙姐儿为着他们傅家的子嗣成了那个模样,居然就急着给姑爷房里添人了?”
纪氏大怒,恨不得冲出去再找傅夫人问个究竟,她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冬苓却急着抢话:“二太太您别误会,雨柔姑娘虽然进了府,但姑爷从未去过她房里,只是因着人是太孙殿下赏下的不好抗谕。大姑爷对咱们奶奶,还是十分重情的。”
纪氏回想起刚刚傅明轩的神色表情,那份伤心欲绝不像是假的,面色稍霁。遂又问:“后来呢?”
茯苓接着说道:“雨柔姑娘入府后,姑爷来看奶奶的次数越来越少,奶奶心中积着怨愤,精神就更不好了,卧病在榻整日里都意识迷糊着。
奴婢想回晏府报信,奶奶却不想让太太们担心,直到前两日昏沉不醒,水米不进。今儿早上,奶奶突然就起了床,说想见二姑娘。
奴婢这才禀了夫人请人回府里报信。夫人见奶奶神色异样。竟还吃了小半碗粥,遂觉得不妥又将姑爷请了回来。”
她的一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晏蕙小产后元气大伤又终日神思不清,平素身边无人宽慰再见丈夫添了新人。积怨成疾从而油尽灯枯。
纪氏觉得这两丫头不顶事,那种情况哪里还能由了蕙姐儿说法,自是要立马派人回晏府传话的。
可见着她们哭哭啼啼眼泪鼻涕的,要骂的话就顿在了嘴边,只说了几句便让她们回晏蕙身前守灵去。
二人磕了头起身,冬苓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张口似是想说什么,被旁边茯苓拽住,催道:“快走吧,奶奶生前的习性就咱们清楚,可不能让她最后走得都不舒心。”
冬苓抿了抿唇,若有所思,点头离开。
说是在门口问话,但里间的大太太听得一清二楚。她如今是没有精力去质问傅家,只是垂着床柱低骂亲家凉薄。
晏莞见床柱都被撞得狠了,生怕她手疼,忙将自己手凑上前给她握住,安慰道:“大伯母,您别难过。”
纪氏回屋后自然也只能说些劝解宽心的话,让长嫂多想想晏熹和晏蓉两个孩子。
大太太流着泪低喃:“我知道那许氏是个不好处的婆婆,这门亲事若非是老爷早就定下的,轩哥儿为人又厚重,我是不肯将阿蕙嫁过来的。她还这么年轻,还没个一儿半女的就走了,可让我怎么活。
二弟妹,我算是看清了,甭管阿蕙生前怎么想的要将蓉儿许给轩哥儿,这门亲事我是断不能再应的。我已经折了一个女儿,不能让我的阿蓉也给毁了。”
这意思纪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