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书中的告诫,那位异人亲身的坎坷唏嘘经历,他就根本不在乎了,不就是献祭文功么,这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困扰麻烦的难题,但对他来说,就根本算不得什么事了,脑中记忆的那些历朝历代文章诗词,随便抄上一些,相信就足以搞定文庙那边了。
不过,现在他关心的倒是,这本李耳游记中关于那位异人的记述,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有其人其事,还是只不过这个叫李耳的人的随口杜撰。
像这样名不见经传的游记野史,真实性很难保证,很多时候都有夸大不实之处,这个李耳籍籍无名,起码江云没有任何印象,而这本小册子因为年代久远,书页多有残缺不全之处,以致江云也无从考证,这个李耳到底是何年何月的人,连带书中记述的那位异人,也无法考证其人。
若书中记述是真,那么那位异人九岁考中童生,也算是一个鼎鼎有名的“神童”,或许在一些神童传记里面能够找到一些线索,江云打算去找找相关的书籍查阅一番,若是能够确定那位异人的名姓身份,就好办了。
第二天早上,他照例去东阁大殿听讲,上午放学之后,在书院膳堂草草吃罢,就接着往藏书阁这边而来,进了藏书阁,他就开始寻找有关记载神童方面的书籍。
书阁中关于这方面记载的书籍还真不少,江云搜寻了一下午,找到了不少书,也看过了不少关于神童的记述,只不过其中还真没有现九岁的“童生”,他所看到的最年轻的一位神童,也是十岁中的童生。
而且他所看到的这些神童记述,都是生在本朝的事情,连前一个月支王朝的例子都很少见。华炎王朝至今已经立国千载,其间出过才人无数,也涌现了不少的神童,只这些神童的记述,已经够多了,至于要找前朝以及更久远的记述,只怕要找一些比较久远偏门的书籍了。
清河书院毕竟不是那些传承久远的大书院,也就是在本县有些名声,底蕴并不算深厚,这藏书阁中的藏书也算不得多。
而这些关于神童的记载中,大部分结局也不错,好的出将入相,位列名臣,差一点的也能专权府县,督抚一方,基本没有像书中那位异人那般倒霉的,毕竟少小神童,年纪轻轻就进了学,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先优势,只要后来引导教育得当,科举功名之路自然比起常人更加顺遂一些。
也不是没有境遇惨淡的,有的神童少小进学,资质不俗,但后来江郎才尽,也就泯然众人了,连举人都没考中,更别提进士了。
不过这部分人,跟书中描述的那位异人又不相符,毕竟那位异人是中了进士的。
总之江云就是没找到和那位异人境遇相似的神童,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失望,认定书中所述的异人事迹不实,他猜想,这个游记作者李耳,以及书中所述的异人事迹,很有可能并不是本朝的事情,而是生在前朝,甚至年代更加久远,若是那样,现在一时找不到相关的事迹记载,也是很正常的。
搜寻无果,江云再次去了二层,找到那本李耳游记,再次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年代久远,书页多有残损缺失,而且这个李耳记述比较简略,若是其他对王朝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比较熟悉的,或许还能从字里行间推测出一些年代人物的线索,不过江云对这方面所知了了,以前的那个书痴也是专注于学业方面的学问,对其它方面涉猎很少。
不过江云还是现,从整本书来看,这个李耳的记述风格简单,朴实,不像是一个夸夸其谈,为了迎合猎奇而随意杜撰挥的人,这样一来,倒让他对此事的真实性增加了一些信心。
不管怎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江云还是决定要试一试,接下来他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从文庙得到这炼筋诀的修炼法门了。
寻思一宿,都没有什么眉目,江云最后决定,没有其它办法可想的情况下,先去文庙探探路再说。
既然要去文庙,那么自然要有所准备,花了一个晚上,江云抄写了几篇古文,一篇兰亭集序,一篇北山移文,一篇吊古战场文,一篇岳阳楼记,一篇秋声赋,一篇前赤壁赋。(未完待续。)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