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郡连接京都湖阳的官道稍微逊色于业都那四条官道,但它毕竟是连通京都的道路,昭帝既然那么那么重视全国的商贸活动,那么在修路这件事上必然是下了些功夫的。
只是无奈于业都的官道是前周开国天子亲手所建,铸路技术资料在藏于大内密地后,在周朝末年那昏君迁都的过程中遗失了,当年经手修路的工匠也再找不到了。所以昭帝再想用心,也是失了关键的一样东西的。
但铸建好国门口大道的决心是皇帝下的,并且也是由其亲自监工,所以由现今的京都湖阳向西、南、北发出的三条官道,即便在全国的官道排名中不能列第一,也是能排第二的。周帝修路主谋兵,昭帝修路主谋商,意旨虽有不同,但两位不同的皇帝的做法确实有些怪异的不谋而合了。
其实凭帝王心境,昭帝何尝不想把路修得比前朝好,乃至于把国家建设得更繁盛,所以他才这么费心的在整理民生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
让老百姓衣食充裕,一个国家就有了有生力量,这种力量虽然锋芒不锐但浩瀚如海。只是要修复前朝对百万民生造成的创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内陆的生意来来去去都是本国民众相互之间的钱物交易,在一个民生凋敝、新政初立的时期,其发展潜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昭帝同时在做着发展外邦贸易的事,在快速充盈国库财力的同时,再借助这外来之财,购取一些来自国外制造的物资。
马车行走在卫郡与京都之间的官道上,虽然速度很快。然而马车内的人却并不觉得有多少颠簸之感。
因为自从出了杨郡后,一路上莫叶就见到不少商队匆匆行于路上,昨天又得到了燕家商队的帮助,所以莫叶对此甚为好奇,林杉就随口向她提到一些昭国经营的陆、海两种商贸的事,以解其心馋和打发路上的无聊时光。
听到此处的莫叶目露一丝恍然神情的说道:“那外贸是不是等于说。皇帝陛下将本国的一些特产卖到需要它的外邦。换取可灵活运用的银钱后,再转去别国购进本国需要的物品,利用己所余长,补己之断?”
林杉点了点头说道:“大抵是如此了。”
“这事也是说起来简单通透。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复杂得很。”
莫叶咬着下嘴唇,默然思酌了一番后才缓缓说道:“首先最基础的就是,我们国家必须有足够产量的物品来与外邦进行贸易。并且这些物品有外邦觉得值得购买的价值。师父您多多少少也提过,前朝末年各地爆发不少灾荒和兵乱,死了很多人。也有许多技术典籍因此遗失。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国家的制造能力应该还在恢复之中,那么皇帝陛下现在主要经营的外贸生意,应该是固定产物吧?”
“我知道你顾虑到的是坐吃山空的问题,这个问题皇帝当然会想到。国与国之间的物品交易可不是一枚铜钱换两个包子那么细碎的事,长久下去何止是山也吃空了。”
林杉微笑着说道:“早年皇帝向外邦卖出了不少国内珍贵的东西,不过那是为了后来的商贸活动打下一点基础。以及联络外邦的商贸友谊。毕竟我国是刚刚开始做海外生意,不割点肉卖别人一点便宜。别人轻易也不会理睬你,做生意有时还是得讲究点势气的。后来随着与海外几处国家达成比较固定的商贸关系后,这种有伤国本的事就很少再做了。”
林杉沉吟了半晌后又开口缓缓说道:“至于你考虑到的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削弱的情况,皇帝已经想到了缓解办法,那就是提高生产技能,在付出同等劳动量的基础上获取多于原产值的物资。朝廷六部之工部现在加了一个‘技研组’,就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
“做一位皇帝,还真是要能洞悉全局啊!”莫叶感叹了一声,也不知道她这是在为皇帝喊累,还是在称赞皇帝的辛劳可敬。
似乎是感觉到现在正在聊的这个问题的沉闷,她在感叹了一声之后,就趴在马车窗口,将目光远远投向路旁的绿野。
在这个春深时节,挺拔如卫道士一样按照固定的间距整齐的立于官道旁的两纵杨树,隐隐在提前传递着帝都峻伟的气势。离地约两丈高的树梢间已经绽满让人观之感觉心臆清爽的新绿,让此时因为层云堆砌而显得有些昏沉的天色也少了几许压抑感。
莫叶望着路边在快速向后退去的两道新绿出了一会儿神,然后她将目光从远处收回,转身看向林杉,疑惑道:“以一国之力研发的技能,普通百姓能快速掌握么?或者说,普通百姓愿意掌握这门技术么?”
“这有何难?技研组创造的技术中,提供给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