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得敌人抬不起头来当然办不到的,只能尽量精确地摧毁他们的火力点。虽然现在没了蒋玉成和他的观测仪器,但是有艇座卡莫夫在炮击落点做“现场直播”式的引导,炮火攻击的效果当然很可以期待一番。
崔科娃可不知道对面的受损情况是怎样的,当她举起akms,号令步兵开始进攻的时候,心理整个都是慷慨赴死的决意。毛子步兵进攻的传统是原始而犀利的集团冲锋,悍不畏死神情木然的士兵,还有排山倒海的“乌拉”声。但是经过了蒋玉成的改造,现在他们已经染上了许多的“**元素”。
崔科娃的进攻命令并不很豪壮,但是非常清晰。在她的命令之下,两个连的步兵跃出战壕,白军士兵举起手中的步枪,瞄准远方模糊的人影。
罗蒙诺索夫也举起那杆残留着世界大战硝烟的步枪,瞄准一个目标,打出两枪。那家伙却一下子趴在地上不起来了。罗蒙诺索夫很得意,他之前从来没有在这样远的距离上两枪就撂倒一个,看来自己的枪法长进挺快。于是他调转枪口指向下一个红脑壳,准星刚套好,扳机还没扣,忽的一下,对方又趴在地上不起来了。
也许是其他人打倒了吧?罗蒙诺索夫这样想着。
然而敌人从1200米的距离眼看着冲到了600米,罗蒙诺索夫心里嘀咕:自己少说也撂倒了十七八个了,怎么对面的人一点不见少?
白军中不缺乏有经验的老兵,但是他们面对的敌手显然超乎想象:红军士兵不是一起冲锋,而是以班为单位,逐次的冲击,卧倒,掩护另一个班冲击,然后起身再次冲击。这不过是解放军常用的步兵逐次跃进战术,然而却给罗蒙诺索夫制造了不少麻烦——他们刚刚将火力瞄准冲锋中的一个班,这个班却趴在地上隐蔽起来了,他们只好调转火力,又再次面临相同的处境。这样一来白军有限的火力根本没法有效集中在目标身上,罗蒙诺索夫搞清楚原委之后,觉得布尔什维克都是一帮德国间谍的说法越发站得住脚了:
“太狡猾了!这根本不是尤克托巴尼亚人打仗的办法!”
“犹太佬”却并不惊惶——倒不如说,他是正等着这个大显身手的时刻,炮手们动作熟练地架起迫击炮来,不过有一个满脸雀斑的宽脸盘小子看来还是个生手,满脸是油汗,看来对打仗和打炮都怕的不行。老炮手见他这幅情景,便大声告诫道:
“小子!你要干的事情很简单——把炮弹打头朝上地塞进炮筒子里面就行了。记住,一定是大头朝上!听明白了吗?”
雀斑脸迟钝的表情凝固了几秒钟,然后才费力地点了点头。似乎懂了,但是又叫人不那么放心···
“好,等我调好诸元就填炮弹——记住!”老炮手似乎是还觉得不放心,又告诫了一遍,“一定要大头朝上地放进去!你要是大头朝下放进去,轰的一声,我们两个就都要大头朝下啦!”
“叶卡,叶卡,我是艇座····”
似乎谁也没注意到,卡莫夫正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用无线电向叶卡捷琳娜汇报着。
“爷五死注册了新马甲,快去删帖,重复一遍,爷五死注册了新马甲,快去删帖····”
“新马甲?怎么回事?”
坐在指挥坦克“赫尔辛福斯共青团员”号里面的叶卡捷琳娜严厉地质问起来。这也难怪,卡莫夫不是打包票说他的侦察结果万无一失吗?现在出了这么明显的纰漏,岂不是将进攻的步兵置于危险境地?
“新马甲id是b-3,新马甲id是b-3·····”
叶卡捷琳娜迅速地抓起另一个话筒:“炮兵,压制b-3,重复,压制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