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晌午,又在城中寻了处店家买些纸钱香烛,来到淞山脚下,已是黄昏时分。李孝炎的墓在半山腰,两人下了马,沉默着拾级而上,快到了目的地时,却看见旁边空地上放着一顶轻便小巧的软轿。
难道除了他们之外,当真还有人前来祭拜?谢擎深与周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到了墓前,只见四个轿夫打扮的汉子正忙着将坟头、墓碑以及周围的雪清扫干净,坟前也摆上了瓜果、糕点等供品。蒋家的八岁千金站在一旁看着,身后跟着两名大丫鬟。她穿了一件狐裘,套着手笼,小脸陷在一圈白花花的茸毛里,依旧冻得红扑扑的,显然已来了不短的一段时间。
双方见了彼此,都有些意外。
“殿下,世子。”还是蒋凝秋先出口打了招呼。她回过头看向老人的坟墓,“今儿是腊八……我担心太师在九泉之下寂寞,就来看看他,祭扫一番。”
“多谢蒋姑娘。”谢擎深向她感激地点了点头。
“你倒是个有心的。”周迟低声道。他走过去,将带来的纸钱香烛等物一件件仔细摆在坟前。
蒋凝秋见状,便向几个轿夫与丫鬟道:“你们先离开吧,在下面等着。”
几人应声离去。蒋凝秋原本也想回避,却见周迟也不避讳她,径自一掀下摆在坟前跪了下来。她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移开脚步。
“夫子,学生来向您请罪了。”周迟郑重叩了三个头,直起身来,轻声道。
“当日之事,学生之罪有三:其一,太过自负,妄图以储君身份震慑逆贼,令其不敢轻举妄动,反而弄巧成拙。其二,太过松懈,被一时胜利麻痹心神,罔顾全局,最终令逆贼有机可乘。其三,”他的声音蓦地冷硬下来,“太过弱小,才会被逆贼轻易控制在手中,肆意拿捏!”
“此罪不赎,枉为人徒;此獠不除,枉为人君!我周迟今日在此指天立誓,来日登基为帝,必将发兵西北,手刃陈国祯,将其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他能征善战,孤便要找到比他更加骁勇的绝世名将,旁人说除了他手下的朔方军外无人能抵御乌兰人,孤便偏不信这个邪,定要建立起一支战无不胜的雄师,不仅要拦下乌兰人,还要将他们远远赶回高原上去,教他们永世不敢再来进犯中原!”
“夫子希望看到的大殷盛世,孤哪怕倾尽一生心力,也要令其实现!”
说到最后周迟已几近嘶吼,双肩颤抖,眼泪却顺着脸颊流下。直至今日,在恩师墓前,他才终于将自己压抑了两个多月的痛苦和愤怒,尽数发泄了出来。
皇帝尚在,他虽是储君,说出这些话来也已是极其的大逆不道。然而在场的其他两人,却没有任何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谢擎深站在周迟的身后。看着对方挺直的脊背,他不禁回忆起了李孝炎留给自己的那封锦囊。
——殿下有明君之才,雄主之志,来日执掌江山,必令我大殷社稷中兴,福祉惠及后世。然则性情失于偏执,此实乃为政者之大忌也。陈国祯与老夫之间,仅是再简单不过的朝堂倾轧,他欲杀我,便会有千般理由万般手段,殿下在或不在,并无太大区别。还望世子多多相劝,莫要让殿下将过错都归咎于自己,甚至将个人私仇凌驾于国事之上,以至于丧失一国之君必备的冷静与判断。陈国祯虽不忠不义,却实为大殷抵御乌兰人的第一道防线,轻易除之,无异于将中原腹地暴露于人前。发兵西北之事,宜徐徐图之,切莫操之过急,定要做好万全准备,慎之,慎之。
周迟此时已站起身,转过来面向谢擎深。四目相对,周迟突然深深一揖,诚恳道:“伯襄,助我一臂之力!”
两人相识八年,这还是周迟头一次如此郑重地称呼他的表字。谢擎深心中一凛,忙将周迟双手搀起,肃容道:“君以国士待我,臣必以死效之。臣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原谅我,夫子。他在心里说。因为我对陈国祯和弱小自己的恨,丝毫不比殿下少半分。
蒋凝秋默然站在远处,看着他们。心中那个困扰了她多日的迷惑,似乎在这一刻已经得到了解答。
她想或许这就是她跨越时空来到这里的意义,去见证一群优秀的少年们逐渐在血与泪、苦与痛之中成长起来,成为杰出的男人,去救国于危难,去扶大厦于将倾,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千里之外,漳州兴芒县。
坐在窗边的少年突然好似心有所感,放下手中书卷,抬起头向外望去。
“平安郎,吃饭啦!”刘三大着嗓门闯进屋里。说罢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咧开嘴笑道,“俺又说错了,该叫你云起才对。若是给武夫子听到,定是又要吹胡子瞪眼了。”
少年没有回应他,依旧出神地望着窗外。树梢上,一轮夕阳缓缓沉落。
武云起,谢擎深,周迟。他们在之后数十年间所作出的功绩,足以彪炳千秋,流芳万古,在史书上各自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令后世永远铭记。
但此时,这三个少年只是身处同一片天空之下,平静地看着夜幕吞噬掉最后一抹余晖。
明日,太阳会照旧升起。
(卷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