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部定难军情报站夏州分站(“暗羽”定难军支堂夏州分堂)紧急实施“两全齐美”计划,将陈宝强、邱明博两家以及宋云等相关人员接出统万城,撤往灵州的行动,从宋云送出消息到王保川下达指令,再到陈、邱、宋等人顺利离开统万城踏上去往灵州的官道,前后只用了大概不到十六个小时的时间。虽说从数字上看,十六小时不算短,可如果考虑到保密的需要且天黑后不能出城的客观条件限制,这样的速度实际上已经相当迅速了。
就在情报部夏州分站(“暗羽”夏州分堂)全力实施“两全齐美”行动时,身为定难军刑狱主官的李推官却依然在百里之外的地斤泽陪同节度副使勘察那片已经成为废墟,且此前已经勘察过无数次的秘密基地,对统万城内的一系列暗中行动毫不知情,直至陈宝强、邱明博、宋云等人已经在情报部探员的护送下离开统万城,往灵州方向行进了近五个时辰后,他才满身疲惫的回到自己的衙署之内。
李推官才进了衙署,还没在自己公事房的椅子上坐定,一名衙役便匆匆跑来,向他禀报前一天午后有人前来举告地斤泽爆炸案,并请示他是否马上提审举告的证人。对此事毫不知情的李推官不由一愣,连忙向前来报事的衙爷问详情。结果一问之下,李推官不由得惊喜交加。喜的是,竟然有人主动来举告自己追查了一个多月,却一直没有查出任何线索的地斤泽爆炸案。惊的是,如此重大的事情自己居然一无所知,不但没有人去地斤泽给自己送信,且来向自己禀报的也不是负责处理衙内公事的宋司狱,反而是一名普通衙役。是以,在惊喜交加之余,李推官心中也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于是,李推官顾不得再去追究为何没人去地斤泽给他送信的事情,也无暇分析如此重大的线索为何是个衙役来向自己禀报,而不是负责衙内公事的宋司狱,连忙让那名衙役带自己前往举告人所待的司狱公事房,希望还能有所收获。
然而,出乎李推官意料的是,司狱公事房内竟空无一人,而负责把守房门的两名衙役却坚持说自打昨晚开始便一直轮值守于此,绝无懈怠,不可能被人钻了空子。眼见两名衙以之凿凿,并不似在作伪欺瞒,李推官顿觉此事必有蹊跷,连忙一面派人前往宋云及那两名据说去给他送信的衙役家中寻找这三人来问话,一面带着人重入司狱公事房,仔细查看。
司狱公事房总共就那么大点地方,且包括李推官在内,在场的人皆为定难军负责刑狱、查案方面的行家里手,是以,时间不大,众人便在公事房内室的书柜中发现了何当楚的尸体。
虽说何当楚只是一名管家,可邱明博毕竟是被节度使李彝殷所器重的重要官员,与定难军其他官吏的交往很是频繁,这些官员乃至属吏都与这位邱府管家有过接触,其中便包括这位李推官。是以,甫一照面,他便认出眼前的尸体是冶铁副使邱明博府中的何当楚何管家。而这时,前去寻找宋云和那两名衙役的手下也已返回,并带来这三人家中已是人去屋空,且三家人均去向不明的消息。
举告之人被杀、负责审问举告之人的宋司狱、负责给自己送信的两名衙役均去向不明,再联系到何当楚前一天曾对守门衙役表示自己是来举告自家主人与地斤泽爆炸案有牵连的情形,李推官要是再想不到冶铁副使邱明博便是这地斤泽爆炸案的主谋,而宋云和那两个衙役要么是得了邱明博好处为其遮掩,要么是其本身便是邱明博的帮凶,为防罪行泄露而杀人灭口。想到这里,李推官不由得暗自懊恼,懊恼节度副使大人为何早不去地斤泽勘察、晚不去地斤泽勘察,偏偏要选在这两日前往。若非要陪同节度副使大人去地斤泽,也不会令宋云及那两名衙役有机会杀人灭口。
不过,懊恼归懊恼,李推官却很清楚现在不是吃后悔药的时候。既然宋云能为了邱明博杀人灭口,只怕也会想方设法把何管家举告之事告之后者,令后者有所准备,或销毁证据、或想好抵赖的说辞,以应对节度府对其的追查。如今,要想定邱明博的罪责,也只有寄希望于那些负责监视、控制邱府的节度府牙内亲军能够恪尽职守,不让宋云及那两名衙役有进入邱府泄密的机会了。
事不宜迟,李推官一面命手下的衙役们即刻前往邱明博府邸,与守在那里的牙内亲军取得联系,务必保证没有任何人可以进出邱府。一面急急赶往节度府,去向节度使李彝殷禀报这一重要消息作为定难军至关重要的官员之一,无论是对邱明博实施抓捕,还是请其来推官衙署协助调查,皆需李彝殷才能拍板决定。
如果说一个多月前地斤泽秘密基地在爆炸中毁于一旦的消息令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震怒不已的话,那么这会儿李推官告诉他地斤泽爆炸一案的主谋、罪魁祸首乃是其非常器重、非常赏识的邱明博,则令李彝殷怒不可遏的同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实在想不明白一向对自己恭顺有加、对定难军忠心耿耿、对冶铁副使的工作兢兢业业的邱明博,为什么会做出这般举动,会将其安身立命的本钱、荣华富贵的根基亲手毁掉,放着高官厚禄不去享受,非要铤而走险的去干一件于他自身只会有百弊而无一利的蠢事。
不过,愤怒归愤怒,不解归不解,李彝殷并没有因此而被冲昏头脑。片刻的发泄之后,他便恢复了理智,一面派遣因为地斤泽爆炸案而被他召来协助侦破案件的银州防御使、自己的族侄李光俨率五百牙内亲军立即前往邱明博府邸,将那个忘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