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些讽刺,若是韩国也有这样的君王,又如何会日渐式微呢?
郑国走后的第二天,咸阳那边就传来消息,好几个朝臣对赵政轻易放还郑国颇有微词。赵政将竹简丢在案上,冷笑一声道:“传寡人之令,速回咸阳。”
咸阳宫。
“好几个朝臣都这么说,想是出自寡人那位外舅的示意的罢?”赵政刚刚回宫,也顾不上修整,便找人来问明了缘由。“而且老师的事情这么快就传开了,只怕也是有人推波助澜。”
一回咸阳赵政就听说赵高的事情已经在朝中传开。虽然众人不知道赵高是什么身份,但是听说赵政路上对他礼敬有加,一直以“老师”相称。不仅好几个秦国老世族对此表示不满,就连山东六国入秦在朝中谋职的士子也都有颇有怨言,说什么赵政偏私,轻易就以国士之礼待人,要是名士也就罢了,听说还是个年轻的无名之辈。
其实这些人无非就是怕赵高一来挤了自己的位置。不过任外面流言滔天,赵高却并不在意。眼下似笑非笑地看着赵政道:“看来大王此次出巡别有深意啊。”周武闻言好奇地问道:“难道先生能猜得出?”这事只有少数人知道。
此前赵政就接到了“昌平君熊启可能与楚国暗中有联系并与好几个朝臣暗中结党”的消息。只是熊启做事还是有那么几分周密,赵政一时也看不出是真是假。
“那日刺杀怕是与此事也有关联,赵高说得对么周卫尉?”赵高不紧不慢地答道。周武讷讷地点了点头。赵政顺势说:“不如就请老师猜一猜这其中的关节?”
赵高悠悠道:“听闻楚王染恙恐时日无多,当此之时楚国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怕是有人瞧上了昌平君。他虽为秦相却同样是楚王的嫡出公子,若留在秦国,此生也不可能再进一步,可是若回到楚国……”
说到这里,赵高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不过要想被人认可,单凭楚国公子的身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昌平君就打上了秦国的主意,大王的主意,只要立了功,一切也就好办了。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大王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有此异心,索性借出巡遍访民情为由试他一试。”
周武愤愤地说道:“哼,这一试果然不假,那日的刺客虽然不是他直接派的,却是他有意引来,可惜抓不到什么明显的把柄。”
“有朝中的异动以及那日的刺杀,熊启之心昭然若揭,只是切实的证据,暂时也拿不出来,况且此事还牵涉到秦楚两国的关系,处理稍有不慎,只怕得不偿失。不知此事老师可有对策?”当着周武他们的面赵政有意让赵高介入此事,无非是让他在朝中有一个立足的机会。
赵高如何不知道他的用意,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二人心照不宣。“赵高认为此事的关键,在楚不在秦。”他缓缓道:“既然是楚国储副之争惹出来的乱子,不如就在楚国解决此事。昌平君这边,大王大可派人扮作他国商贾与他背后的楚国势力做一笔交易,就说昌平君无须打秦国的主意,不如直接回国,这边愿出资助他早日登上王位。”
“天底下哪里有花钱让人背叛自己的道理,先生你这不是馊主意吗?”赵政睨他一眼,示意他不要打断,周武识趣闭嘴。
赵高好笑地说道:“卫尉说的不错,这的确是馊主意。”顿了顿他又正色道:“从现下来看,昌平君直接回国并无登上王位的把握,可要在秦国为楚国立功也难如登天,所以迟迟不动,只能弄出点小动静试探大王。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助他安了心,让他主动回去?毕竟此人留在秦国始终是个祸患。”
“可就这样让他回国岂非白白便宜了他?”周武不解地问道。“自然不是,卫尉你觉得打仗在别人的地盘打好,还是在自己的地盘打好?”这还用问?“当然是在别人的地盘好,打坏的又不是自己的地方。”
赵高道:“那就对了。”周武恍然:“哦,懂了,先生是说不如让他回楚国同那公子悍争去,我秦国管不着,反正损耗的是他楚国的气数。”
赵高点点头:“前一半卫尉猜对了,可是后一半不然,此事我秦国绝不能袖手旁观。公子悍其人胆小绵软,而昌平君的胆识与能力绝对在其之上,若不慎让昌平君登上王位,以他这些年在秦国为相对秦国的了解只怕……”
“此事绝不能容忍。”赵政蹙眉道。赵高继续说道:“所以等到昌平君归楚,秦国只需同公子悍做一番交易,稍尽绵力便可解决掉昌平君助他即位。顺带再得楚国的几座城池……”
周武目瞪口呆地看着赵高,从前他瞧赵高总是觉得他软绵绵的,未料他想出来的主意竟损得很,要挑起人家内斗让人家帮自己解决叛逆,还要人家拱手送几座城池做谢礼,并且顺势削弱人家楚国的实力……
“老师的主意……”赵政心里原本也差不多就是这个计较,却没想到他说的这么远,这时听他说完,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常被他“哄骗”的事情,突然意识到从前自己的这个老师还是自己留情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