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绥回庐陵前,先去了趟郑府。
那位自称崔三娘的女郎,在大嫂去世时,让阿一亲自见了一面,但阿一无法辨认,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阿仪。
他和阿仪虽自小定亲,但长大后,每次见面都隔着帘子,婢女仆妇一堆在旁,男女有别,恪守礼节,他那敢真去仔细瞧阿仪。
只记得她爱穿大红的衣裳,反而没记住她的模样。
“宁可认下,也不能错失,先养着她。”
五兄郑纬在得知这件事时,几乎没有犹豫就拍了板,定下了基调。
不论带回来的女郎,是不是真正的阿仪,在没人指证她不是前,郑家就把她当作崔三娘,当作真正的阿仪看待。
“原就是我们对不起阿仪,我会在郑家族中,替她挑选一名合适的儿郎作夫婿。”
一见五兄郑纬如是说,郑绥便不再插手此事。
当初与崔家相交甚密的几家,在洛阳倾覆时,幸存者,百不存一。
他们身在南地,很难寻到能认识阿仪的士族女眷。
若她是真正的阿仪,阿舅的后辈,世林表兄的骨血,他们应该心存感激,应该好好对待。
因这位崔三娘,被卖入京口钱家为婢后,备受凌虐,五兄郑纬早已让人把京口钱家一窝端掉,阖族发配安南为奴,永世不许回故里。
家中也有一桩天大的喜事。
二月初,邓辰令诊出有孕,算下日子,恰是入门有喜。
郑绥直拉着她的手,称赞她是有福之人。
眼下郑绥离开建康,最关心的人,也是邓辰令。
“等孩子落地,我就带着孩子和阿邓回临汝住,到时候再抱孩子去庐陵看望小姑姑。”临别前,瞧着郑绥满脸不放心,阿一对她郑重许诺。
“好。”郑绥含笑点头,望着眼前侄儿郑谋,好似一夜之间,倏忽长大,人变得沉稳许多,也有了自己的打算,心中半是欣慰,又半是含酸。
许许多多时候,都是环境在逼着人长大。
回程途中的船上,瞧着郑绥落落少欢,桓裕最是看不得她这个样子,“男儿三十而立,阿一是长房长子,你们都对他抱有很大期望,就该学着放手,让他快速成长,而不是护在羽翼下,不见风雨。”
“他自己能想明白,这是好事。”
所以,他和郑纬的意见一致,不欲让郑谋长待建康。
人总是在经历中成长。
“我当然知道,这是好事。”
郑绥瞥了桓裕一眼,“只是阿一刚出生的模样,蹒跚学步的样子,还恍如昨日,在我脑中记忆深刻,没想到,他一下子,自己就要当家立业了。”
“别提阿一,女儿阿迟和儿子阿度的婚期都在眼前了。”
桓裕伸手揽着郑绥入怀,揉了揉她的脸蛋,戏谑道:“我都快成黄土埋半截的人啦,夫人还是这么鲜嫩娇美。”
“你想要我夸你一点儿都不老,就直说。”郑绥躲不开他的手,凉凉地刺了一句,在桓裕心里,年纪是碰不得的硬伤。
这几年毛病更严重,每每一提这个话题,就可着劲折腾她。
郑绥不欲和他在这个问题纠缠,转开话题,问了句,“阿迟呢?”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