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七年四月中旬,冀州邺城北门,丞相曹操率领麾下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北伐大军凯旋归来。
十日前,大将曹仁率领十六万大军攻陷常山,成功击退冀州叛将鞠义及其帐下数万大军,一举收复中山、常山国,大获全胜。
是役,曹仁大军将盘踞在冀州境内长达三年之久的叛军彻底驱逐出境,剿灭鞠义叛军四万余人,生擒战俘三千,缴获战马、粮草、军械和其它辎重无数。战后,逆贼鞠义率领残部仓皇逃窜,遁入山林,随后退回并州。
与此同时,张郃、高览率领五万兵马夺取中山之后挥师东进,围剿滞留在渤海郡内的西凉军残部,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几乎与曹仁所部中军同时建功,成功夺回渤海郡,摧毁西凉水师港口,最终数千西凉残兵仓皇逃入幽州。
至此,叛军在河北的西凉军全部败退,曹操终于收复冀州全境,真正占据冀、青、兖三州之地,雄踞河北,虎视下。
按理,区区数万叛军和股残余西凉军对于拥兵五十余万的曹操来,无疑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占据常山、中山二郡的鞠义叛军十分难缠,足足袭扰了曹操大军三年之久。在此期间,曹操每年都会派遣大军围剿,奈何鞠义叛军战力强悍,狡诈异常,致使曹军损兵折将不。还耗费大量钱粮辎重,最终结果却是屡战屡败。徒劳无功。
尤其是去岁秋,曹操亲率十五大军进剿叛军。连续交战四月有余,仍是败多胜少,收效甚微,始终奈何不得叛军。屡攻不克之下,曹操发狠了,开春之后再次调集十万兵马增援围剿,任命曹仁为中军主将,率领主力大军十八万猛攻常山;而后命令张郃、高览二将率领一支七万人的偏师强攻中山国。两路兵马同时发起攻击,猛烈强攻。不给叛军留下一丝喘息之机,力争一战功成,彻底肃清叛军,扫平羁留在河北的所有敌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曹操先后调集二十余万大军全力围剿之下,鞠义叛军独木难支,最终兵败溃逃。而曹军则挟大胜之威顺势攻入渤海郡,收复失地的同时,还一举摧毁了西凉军的水师基地,彻底铲除了河北境内的所有潜在威胁。
建安七年五月。即曹仁大军得胜归来的半个月后,邺城内外张灯结彩,二十余万曹军和十余万百姓齐聚东郊,见证了丞相曹操的祭告地的盛大仪式。
随后。曹操登基称帝,加尊九五,立国号“魏”。定都邺城,君临下。
而后。北魏皇帝曹操追谥袁绍为渤海王,加封曹仁为骠骑大将军。统领三军;加封曹洪为卫将军,曹纯为前将军,曹真为右将军,曹休为左将军;敕封袁绍长子袁谭为车骑将军,袁尚为后将军。
敕封张郃为征东将军,高览为征北将军,蒋奇为征南将军,牵招为征西将军;敕封一百余名将领位比九卿,两百余位将领拜将封侯,余下将领皆有封赏。
曹操麾下谋士程昱、许攸、陈群、郭图、沮授、钟繇、陈琳、刘晔、满宠等十余名文臣谋士,尽皆加官进爵,位列公卿;余下各级官吏皆有封赏,至少官升一级。荀彧仍旧担任尚书令,他是曹操称帝之后唯一没有获得任何封赏的重臣,而其他文官和谋士尽皆受封,官职都在他之上。
与此同时,魏帝曹操昭告下,敕封西凉李利为凉王,敕封荆州刘表为楚王,饬令西凉、荆州两地主臣归附大魏治下,但凡主动归降者一律既往不咎,并官升三级;若凉王和楚王甘愿率众归附,魏帝愿与两位藩王平起平坐,共治下。
魏帝昭告一经传出,下哗然,顿时掀起轩然大波,短短半个月内便迅速传遍大汉各州各郡乃至各县。至此,自汉帝暴毙、袁术和袁绍兄弟相继称帝,时隔五年之后下再度出现一位皇帝,这就是大魏皇帝曹操曹孟德。
因魏帝曹操建国于河北,且治下三州之地均在北方,故而各州百姓称其为“北魏”。
与此同时,虽然曹操称帝之后昭告下改元开国,将建安七年改为黄初元年,怎奈魏国只有三州之地,新颁布的年号仅限于魏国境内使用,在中原其它州郡仍旧沿用建安年号;即使是曹操麾下文武百官也在沿用建安年号,惟有颁布政令之时才会使用黄初年号。
曹操登基称帝之后的两个月里,下愈发平静,就连各方势力边境上的摩擦和局部争斗都消失不见了。西凉李利和荆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