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按捺不住的欣慰。
操场上,足足七千号新军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在新军督办胡燏棻和帮办袁世凯的带领下,单膝下跪,山呼万岁。那震天动地的声响,让光绪皇帝差点喜翻了心头,一时间豪情勃发,就像吟诗一首来抒发胸怀……可惜文采不济写不出来。
当日的杨浩新军阅兵式,许多人都亲眼见识过的。这一回皇帝亲眼来看,他们有样学样。虽然不能弄出标准的正步军阵,齐步走还是能整出来的。
一水儿的黑军服,大檐帽,辫子排在后头,绑腿打的整齐。肩扛上了刺刀的步枪,一簇簇的从检阅台前走过,搞得尘土飞扬,气势却是不凡。
三个月就弄出如此模样,光绪兴奋难抑,连连叫好。他亲自来到队列之前,满意的打量着一个个从直隶各省千挑万选出来的青年尖子,那身高,那身板,那精神面貌,都与以往蔫不拉他的清军不可同日而语。
回到检阅台上,光绪问胡燏棻:“胡爱卿,如此军士可堪一战否?”
胡燏棻眼珠子一转,谦虚的道:“臣并不懂军事,一切练兵细务皆由袁帮办具体负责。圣上垂询于他,了解的更加清楚。”
从李鸿章手底下出来的官油子,见老长官自己都躲了,焉能不知这里头问题多大?有功劳也得看有没有那脑袋抗住,他干脆把袁世凯给顶上来。
袁世凯正求之不得呢。当即上前一步,五体投地的跪拜:“臣万万不敢冒领此功。仰赖圣上天威浩荡,知人善用,才得此七千锐健之士。”
光绪却不是以前那么好糊弄了,眉头微微一皱,喝问:“朕问你们,新军训练的如何,到底能不能拉出去打一仗?”
袁世凯心中一阵犹疑。他很清楚,这到底要朝着谁挥刀?自然是杨浩杨家军了。可能不能打得过?这事儿他心里头没谱。当初的新军只有一个连,已经让他惊骇的不能自已。现在人家是一万多人了,还杀了几万日军。那得多横啊!
见他没马上回答,光绪心中一点兴奋顿时一扫而空。他脸色往下一沉,厉声喝道:“朝廷花了那么多钱,欲求一强军而不可得。莫非诸位爱卿只有敷衍塞责的道理么?”
这话就诛心了,糊弄皇帝,那是要掉脑袋的。
袁世凯胆子大,果断直起身来,昂然无惧的回答:“圣上明鉴。新军编练时间毕竟短暂,虽则能令行禁止,毕竟没有见过阵仗。德国教员们认为,或可与日军一较长短。以此数目规模,尚嫌单薄。”
“还是不行么?”
光绪帝心中大为失望。他满以为自己大把钱撒下去,有诏令在,立即就能唤起天下无数人的“天良”,从而奋身报效。不就是训练么,几个月就能出成绩。
结果袁世凯却说还不行?这事儿他到底有那么难么?
凭良心说,眼下的新军已经相当不错了。编制上,一改淮军的落后方式,充实中间环节,形成军、镇、协、标、营、队、排、棚等完整体系。大批的军官充实进去,立马就老母鸡变鸭,好了许多。
装备上,他们得到洋鬼子们的大力支持,居然买到了从杨浩那儿“出口转内销”的各种先进步枪,统一了装备。另外还弄了不少的格林机关枪,甚至还有江南制造局的老版马克沁!
火炮更是多了去。有成堆的克虏伯75野炮,60mm步炮,林林总总足有一百多门。
全军分为步、骑、炮、工、辎重等陆军主要兵种,堪称完备。
花多少钱这事儿就不足为外人道,可起码样子已经起来了。光绪帝平时没少了看兵书,就他的感官而言,觉得这部队已经相当之牛叉了。没想到,还是比不上杨浩的新军啊!
胡大人也不能干看热闹不管事儿,犹豫了一下,还是插了一嘴:“陛下,好的军队都需要实战磨练。不经血肉搏杀征战,他们成不了铁军。”
“朕上哪儿给你们找地方练兵去?”
光绪帝听说过这个道理,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而今日本人都退出去了,要和谈,没仗打。他总不能把人都送到高丽半岛去继续开干吧?那也太离谱了。
这时候,随行的荣禄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跑到便是低声道:“皇上,奴才听闻,曹州单县一带有大刀会聚众闹事,当地官员甚至不敢惊动。可否……?”
光绪帝目光一闪,断然道:“那就让他们去维护一下朝廷体面吧!”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