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阳镇的庙会十分热闹,马车停下的时候,大街上灯树通亮,光影绰绰,恍如白昼一般。
红男绿女结伴而行,欢声笑语不断。
“哇,娘,真好看。”翠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看灯会,自然是满眼的新奇。
“娘,你看,刷大刀的。”
“看,还有耍猴的。”
“啧啧啧,那人还会喷火呢……”
翠姑兴奋的小脸通红,跑跑跳跳的像个小兔子一般。
柳素娥心不静,只强笑着应付一两句。
单三元见机会不多得,便厚着脸皮来请柳月娥:“月娥妹子,东边大街上有谜社,听说猜中了还有小礼品呢,咱们去看看?”
柳月娥对单三元倒是并不排斥,只是有时候觉得他有些油嘴滑舌,冷哼一声道:“我才不和你去呢,你又认不得几个字,还能猜谜?”
单三元脸一红,挠了挠头。
他确实认的字不是特别多,但是被心上人当中戳破,这面子还是有些挂不住。
柳月娥似乎也觉此话不妥,犹豫半响,还是很给面子道:“这样吧,咱们都去,远子也上私塾有些日子了,看看他的本事。”
“好啊好啊。”翠姑拍着小手笑了起来:“舅舅要是猜中了,赢了好东西,翠姑要。”
“好好好,舅舅要是赢了,都给你。”远子笑眯眯的抱起了翠姑,目光落在有些失落的柳素娥身上:“大姐,咱们去吗?”
柳素娥忙挤了笑容出来,点头道:“你们喜欢就行。”
也许是众人兴致正浓,并未察觉柳素娥脸上的失落。
远子抱着翠姑率先往前走去,单三元巴巴的跟着柳月娥,一路给柳月娥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柳成和柳桂娥也并肩而行,两人说说笑笑的往前走着。
唯独柳素娥一人垂着头慢行,实在提不起兴致来。
一行人一路到了猜灯谜的灯社,一路上早就挤了好多男男女女,或掩口而笑,或含情脉脉,想躲都躲不开。
“舅舅,你看这走马灯真好看。”翠姑在远子怀里笑的爽朗。
走马灯上四面都用小楷写了谜语,引的许多人驻足猜谜。
“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柳成念着灯上的字,柳远却已经笑了起来,扬眉道:“高粱。”
走马灯的主人立刻笑了起来:“对对对,就是高粱。”一面从一旁的案几上拿了一个捏好的泥人:“小兄弟,这是给你的。”
柳成接过,道了谢,又笑呵呵的给了翠姑。
翠姑喜欢的见牙不见眼,直夸道:“舅舅好棒。”
一路上柳成和柳远又猜了几个谜语,就连单三元都猜出来了一个。
灯主送了他一朵红色绒花,他转首羞涩的给了柳月娥,说是借花献佛。
柳月娥本不想要,可一眨眼单三元就跑远了。
“听说今年还有九曲黄河灯阵,五年才有一次,不如咱们去瞧瞧?”
柳远对等阵很是感兴趣,私塾先生还曾讲过黄河灯阵。
这九曲黄河灯阵占地广,以高粱杆圈做灯市,共三百六十盏,娓曲回环,走一圈,可防百病。
只因占地广,废料多,所以每五年摆一次,走阵之人也颇多。
“好好好,我也想去。”柳桂娥拍手赞同,不过还是不忘问柳素娥。
毕竟出门的时候,张氏让柳素娥做主。
柳素娥稍微提了提精神,叮嘱道:“灯阵人太多,都别走散了。”
灯阵摆在东街最尽头的两亩见方的空地上,灯场延伸向九个不同方向延伸而去,形成九个大区,区内有踩高跷的,或是舞龙的,十分热闹。
只是这灯阵九曲回环,恍如迷宫,进入者若是不随众人脚步,一个不小心就会迷路其中出不来。
所以每次摆灯阵,县衙都会派人专门守着人群,进入者从正门入,循序渐进,中途不得停留亦不得折回。
入阵人群扶老携幼,从右门鱼贯而入,最后从左边反门出,方算走了一圈灯阵。
“啧啧啧,这灯阵果然精妙。夫子说过,若是入阵后一不小心走错一个口,都很难出来。”柳远也算学了些东西,站在阵外赞叹道:“若是不跟着人群,没准咱还真走不了一圈。”
“嚯,我才不信。”单三元不以为然,一个破灯阵,有那么厉害?抬脚就要入阵:“我偏不随他们走,我就不信我出不来?”
“口气不小,那你去啊!”柳月娥瞪他一眼,嘀咕道:“迷路了可别哭着找娘。”
众人扑哧一笑,惹得单三元脸儿通红,梗着脖子道:“好,我若是出来了,你就……你就当我媳妇……”
言毕,头也不回的往那阵里去。
柳素娥知道这个灯阵,以前她看历史书的时候看到过。这阵法要从右门入阵,依次经过西北角、西南角、东南角、东北角、正东、正南、正西、正北、阵中心,最后从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