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7 死太监,替我磨豆浆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死太监当爹了,67 死太监,替我磨豆浆吧

    庄老翁身上并没有严重的伤,只是受到了惊吓,庄士元在他床头陪了一晚。舒悫鹉琻第二天晌午,庄老翁终于是醒了过来。

    “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吃点东西?”这对庄士元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兴奋的都不知道该伸哪只手去扶起父亲。

    庄老翁摇头,在儿子的辅助下坐了起来,抬头环视了自己所在之处,又盯着儿子看了两眼,这才开口:“士元啊,真的是你吗?这里是何处哇?”

    庄士元连连点头:“爹,是我,我是庄士元啊,您是被郑大人救上船的。”

    “郑大人?”庄老翁轻轻一眯眼,似乎陷入了思考,但随即又突然瞪圆了眼睛,捏紧了庄士元的手道,“可是郑和郑大人?”

    庄士元点头:“对,就是郑大人。”

    “快,快,快!替我去请郑大人过来,老夫有话要说。”庄老翁显得异常激动,庄士元急忙安稳他的情绪,郑大人此时正在指挥室,哪里有时间来看望父亲呢。

    庄士元心里正这么想着,身后的舱门却突然被打开。父子二人抬眼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两人方才说起的郑和来了。

    庄士元急忙起身相迎:“郑大人,您不是在指挥室忙吗?怎么有空过来这里了。”

    郑和嘴角扯出一个礼貌的弧度,走到床上,朝着庄老翁施了一礼,抱拳道:“庄老翁可有觉得哪里不舒服?本使带了太医过来,让他帮您再把把脉吧。”

    受到郑和的以礼相待,庄老翁激动的要下床给他磕头。被郑和伸手拦住了,又让宫子尧上前,替他把了下脉。

    “郑大人,老夫有话要对您讲啊!”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待太医把过了脉以后,庄老翁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和郑和禀报。

    郑和见他神色凝重,挥手撤下了四周的下人,撩袍子坐在床沿,笑道:“庄老翁有话请讲。”

    “老夫敢问郑大人,为何会突然至小岛寻找我庄老翁?”庄老翁看郑和的眼里;明显透露着怀疑。

    真以为父亲是有话要对郑大人讲,哪知道一开口就是大逆不道的问话,吓得庄士元声音一沉,立即打断了他爹的问话:“爹,你怎么能这么对郑大人说话呢?”

    郑和一抬手,袖袍悬在半空荡了荡:“论年龄,庄老翁是我等长辈,不妨事不妨事。回庄老翁的话,前些日子,听庄通事说到庄老翁住在这一片的岛屿之上,我本就有意要来拜访一下您。谁知道这几日遇到了一些事情,我船上的西监副中了相思子的毒。又听庄通事说起,您认识一种渤泥的食人藤,其藤汁可以解相思子的毒。故而,我便绕行一段海路,希望到浡泥国之时,请庄老翁寻找这种神奇的植物。”

    一旁的庄士元也立即帮腔,表示郑大人没有一句假话。

    这回该轮到郑和来问了,思考了一下,郑和低声问道:“为什么小岛会突生这般大的火焰?”

    庄老翁一听,眼里再次闪现出后怕,随即却又安静了下来,缓缓答道:“我也不太清楚。昨日下午突然驶来了一个船队,浩浩荡荡也有十来只大船,为首的船上还挂着大明的旗帜。我当时正打渔回来,见是大明旗帜,我便立即迎了上去。”

    舱房里众人皆是一惊:“船队,还打着大明的旗帜?”

    这无疑是个惊人的消息,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也已经有些日子了,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发现过附近有过大明的船队?

    “庄老翁你继续讲来。”郑和示意庄老翁继续。

    庄老翁点点头,捋了捋山羊胡子,说道:“当时,从船上走下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个俊朗少年,个头和郑大人差不了多少。他自称是明朝皇帝派来下西洋巡海的前锋船只,路过小岛,求一点淡水。”

    “老夫当时便想到,下西洋的船只,定是郑大人的船队,便将他们迎上了小岛,并且招待了一番。”

    庄士元在一旁听得心焦,;连连摇头说道:“爹,你可真是糊涂了。咱们的船队,从来就没有哪知先锋船只先行开路的。”

    “莫打断,听老夫说完!”被儿子当着众人面训斥,老头子胡子一吹,瞪着庄士元嗔道。

    庄士元只得闭了嘴,就让父亲先说完吧。

    “就在我与那俊朗少年说话之际,我只感觉到身后站过来一个人,还没等我回头,后脑勺一痛,整个人便栽倒了下去。待我再次醒来,才发现四周全是火,手脚也被绑在了一起。幸好当时用火烧断了绳子,屋子里有我以前挖的一个暗道,直通海里。我原本是想顺着海水,游到岸边去,可是刚刚想上岸的时候,却发现这伙人还没有离开,只得躲在水底。”

    “他们为什么要放火烧岛?会不会是这一带的海盗?”宫子尧摇着羽扇问道。

    庄老翁回道:“要说海盗,这一带的确有一臭名昭著的海盗一一琼州的陈祖义。他本是广东潮州人士,据说因为在当地犯了事,举家逃至琼州,投渤淋邦国麻那者巫里手下为将,后来国王死了,他便自封酋长。他盘踞在这一片海域十多年,聚集了许多的手下,据说已达上万人之多,战船几百艘。横锯这一带,只要是有商船到此,必定没有平安的过去的,船上的一切财产必定掳尽。更甚者,若是船上带有漂亮女眷,也是一并掳走,过往的商船皆畏惧陈祖义,不敢走这一片海域,常常饶海而行。”

    “竟然还有这样猖狂的海盗?”这哪里是个小小的海盗,上万的人数,分明可以抵上一只强大的军队了。

    郑和心里又多了一份担忧,海上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一群海盗,前面的路似乎又多加了一份险阻。

    只是,在海上行驶这么久,为何他们没有遇到一个海盗?

    “庄老翁可曾见过陈祖义的样貌?会不会昨日登岸之人,正是陈祖义一行人呢?”如果按照庄老翁的话,陈祖义拥有那么多的手下和船只,打着明朝的幌子出海搜刮也不是什么难事。

    庄老翁还未开口,宫子尧倒是先乐了:“你见过俊朗书生模样的海盗吗?庄老翁不是说了,陈祖义在海上横行了数十年,必定是个粗壮的汉子,而且这么有头脑,怎么可能是个书生。依我之见,肯定是有人想冒充咱们大明船队之人,一路先行搜刮各国珍宝。”

    郑和无言,拿眼瞟他,宫子尧拿扇子一遮,移到一旁去了:“咳,我的猜测罢了,你们继续,继续。”

    对于陈祖义的长相,庄老翁摇了摇头:“虽然陈祖义经常聚集在海域劫财,但是出面的基本都是他的手下兄弟,本人极少露面。老夫从未见过陈祖义本人。”

    做海盗数十年,居然好从未露过面,这个陈祖义隐藏的好深!

    “喂喂喂,我说各位,话题是不是扯远了,咱们现在说的是打着;朝旗帜的船队,不是讨论海盗的时间。”

    在一旁喝茶的宫子尧还是没忍住,抻着脖子又出来混出镜。

    庄老翁也说得差不多了,如果说这只腾空冒出来的船队真的和海盗陈祖义有关的话,可是他的动机是什么呢?如果和海盗没有关系,那到底是谁在假冒巡海使者,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似乎,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多。

    庄老翁刚刚醒来,郑和也不便多打扰,嘱咐他好好休养,便带着宫子尧往书房里去了。

    “好不容易出海玩上一趟,我怎么觉得,这一趟海路走的这么不顺呢?”宫子尧一屁股坐下,拿着扇子猛扇。

    其实真正头疼的是郑和,一路下来,遇到的种种事情都没有好的思路,甚至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棘手。

    “不管其他,现在先回程,往渤泥国去。”

    只要庄老翁没事,其他的问题日后再解。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找到食人藤的藤汁,救醒西亭。

    对于海盗王陈祖义,郑和倒是不担忧。大明的船队在海上行驶了这么久,也没有见过一艘海盗船。就算陈祖义真有一万多手下,也是不敢来劫他们的船只的。若论人数,郑和船上共有两万多人,是陈祖义的两倍之多,且各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水手和士兵。若论武力,郑和船队里,战船,火统,大炮,一应俱全,纵然是两个陈祖义,也不是他的对手。

    庄老翁在海上航行了几十年,可以说是海上的海神爷。听他说,浡泥国的确有食人藤,他还亲眼见到过。

    食人藤是浡泥国用来对付犯有重罪的人,或者是与浡泥国为敌的外人。

    据说是渤泥国有一女子与人私通,怀上了孩子,被自己的丈夫知晓之后,伙同情夫尸解了丈夫。

    这一罪行,让渤泥国王大怒,命人将私通的男女绑到了食人藤下。庄老翁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亲眼看见那一根根柔软的怪藤,在碰触到两个大活人之时,居然神奇的扭动了起来。

    如同触须一般的摸到人身上,一根根的裹上人的身子,越勒越紧,越来越多。直到完全将人裹进青藤,便开始从藤里渗出一种绿色汁液,如黏痰一般挂在藤条上,甚是恶心。

    你甚至还能听见被吞食的男女发出的凄惨叫声,一声一声,带着恐惧和绝望,震撼着你的心灵。

    不需要半个时辰,当那些藤条再次舒展开来的时候,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堆雪白的白骨,连一点肉渣也不能剩下。

    “听得我真是毛骨悚然。”宫子尧捋着手臂,不住在甲板上跳脚。

    庄老翁则站在船玄处向郑和介绍这边海域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国家。

    有了海神爷庄老翁,行船可谓是事半功倍,按照庄老翁指引的航行,到达渤泥国竟是少用了半日时间。

    不仅是郑和,整个船队都沸腾了,这是他们从大明港口出海,第一次到达的国家。

    “速速抛锚停船,奏长号,三声炮响!”这是登上其他国家之前一种礼仪做法。一来显得明朝是礼仪之邦,二来也是用这种方式提醒他们,大明朝的船队到了。

    礼炮轰鸣,长号悠远,郑和带着众人走至甲板,四下眺望。浡泥国一片郁色,海滩旁便是一个个高大的椰子树。

    王景弘听得号声尽,躬身道:“郑大人,可以派使者登岸报信了。”

    郑和看着岛上的椰子树,心里的阴霾一时间被涤荡的干净,这几日为了西亭的病情,焦心不已,如今浡泥国就在眼前,解药就在面前,他自然不会耽误一刻。

    “好!你吩咐下去,让使者带着文书先行登岸。”

    王景弘领了旨,下去吩咐去了。只消一会儿,天元号旁边便放下了一只小船,三名使者载着小船往岸上去了。

    众人站在甲板,看着三名代表郑和,代表大明的使者渐渐消失在椰子树后,心情是无法言说的。也许,只需要一会儿,大明威严,友好邻邦之礼就要传进渤泥。

    头顶的太阳缓缓的在空中游走,从郑和的肩部,走到了他的耳垂处,渤泥国岛却安静的很,连树叶都难得动一番。

    左等右瞧,也不见派出去的三名使者回来,更看不见渤泥国王前来相迎。

    “怎么回事?”怀德有些耐不住了,拧巴着粗眉毛,不耐烦的拍着船玄。

    郑和和庄老翁也是一脸迷茫,心中隐隐的不安。

    又等了一会儿,武将的急脾气上来了,怀德冲着郑和一抱拳,说道:“郑大人,这都快两个时辰了,你看看那太阳,已经是正午了,可浡泥国国王还没有出来相迎,我觉得这里面定是有诈,恳请让我带些人马上岸观察。”

    怀德着急也是对的,即便是使者上岸迷了路,或者是皇宫离海边有些距离,也不至于到此时都还未到。而且自己一开始就已经奏号燃炮,便是整个渤泥,都应该听见了。

    但是他们初来乍到,对渤泥不了解,而且出海之时,皇上有旨:“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内,不致失业。要与各国睦邻四海,怀柔远人,恩泽天下”。若是此时没有渤泥国王的批准,他便擅自带着军队离船登岸,只怕被渤泥国当成是侵略者。

    “稍安勿躁。”郑和轻拍了一下怀德的肩膀,眉头却是舒展不开。

    海面上静的出奇,连一只海鸥也看不见,郑和回头问庄老翁:“老翁,你经常在这一带出海,可知渤泥国的近况?”

    “近况?”庄老翁仔细的想了想,他年纪已大,并不像年轻的时候那般,四处走动。对渤泥国的情况还真是有些不熟悉了。

    “哦,对了,前些日子,老夫出海之时,曾遇到一名友人。上船饮酒之时,曾听他言,那几日渤泥的海边,经常驻扎着一批军队,手执武器。守在沿海。”

    “军队?难道之前没有过?”

    庄老翁摇头:“浡泥国还从未让军队驻扎在海边,当时老夫也奇怪,只是友人也只知道这一点,这也算得上 是渤泥最近的怪事了。”

    让军队驻守在海边,这是防止外人登岸,还是想出海作战?那为何今日的海滩这么安静,连个人影都没有,那他更不能派兵登岸了。

    老天没让他多想片刻,怀德突然一拍船玄,吼道:“郑大人,有人过来了!”

    引得郑和猛抬头,朝着岸上四下观看,果然见椰子树,隐隐有人影在移动。

    “咱们下船吧!”怀德催促道。

    郑和摆手:“不急,先看看再说。”

    虽说此行的目的是怀柔远人,但是也不能失了大明朝的威严,必定是要等渤泥国王前来相迎才可下船。

    然而,事情远不是他们想的美好,迎着大船而来的,并不是渤泥国王的仪仗队。而是十来名渤泥士兵,手上抬着三个动物皮做成担架,每个担架上赫然堆着一堆白森森的人骨!

    渤泥士兵将三具白骨放在海滩上,什么话都没留下,就转身离去。怀德一见白骨,以及担架上,明黄色的官文,立即反应了过来,渤泥国居然杀了大明朝派去的使者。不由得怒从心生,也顾不得郑和的阻拦,带着士兵就冲下了船,欲要擒住渤泥士兵问个清楚。

    “食人藤吃人了!”庄老翁突然失口惊呼,郑和心头一跳,立即撩起衣角下船。

    “庄老翁快随我下船,莫要让怀德惹出大乱子。”郑和也急忙跟着登了岸,却也希望怀德能捉到渤泥士兵,他要问清楚为何要杀明朝使者。

    此事关系到明朝的威望,他不得不谨慎一些。

    渤泥到底只是个海边小国,而且在冷兵器时代,他们的武器更加的落后与明朝,几个回合下来,轻而易举的被怀德生擒住了。

    吩咐士兵将这些渤泥士兵绑了,怀德将十来个渤泥人带到了郑和的面前。

    “你们可是渤泥国王派来的?”郑和看着被怀德强行踢跪倒的十几人,问道。

    渤泥士兵不答,一个个昂着头颅嘴巴闭的紧,时不时还有人冲着郑和呲牙咧嘴,一副要把他生吞活剥似的模样。

    “为何不答?”郑和声音拔高,眉心一锁。

    一旁的庄老翁见状,拉过郑和,低声道:“郑大人莫急,让老夫来盘问一番。”

    一时间着急,倒是忘记庄老翁也是精通阿拉伯语之人,郑和急忙背手相请,后退了两步。

    庄老翁踱步上前,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问道:“明国大使郑大人来访,为何不见渤泥国王前来相迎,反倒是杀害了使者,难道渤泥国王就不怕因此和大明结下冤仇,竖立强大的敌人吗?”

    为首的渤泥士兵嘴角一扯,笑的讽刺:“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