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处于死地之中。
但是,辛如明还是主动出战,主动突围了。
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个,秦宗权选错了人。
第二个,辛如明不能完全控制局势。
辛如明的性格本来就是冲动的,暴躁的,他跟随秦宗权南征北战这么多年,秦宗权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秦宗权却偏要他来做这种最考究忍耐力的工作,要他到寿州来担任指挥官,要他到寿州来想办法拖住鹰扬军,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错误,这和要求一个屠夫去考秀才有什么分别?
此外,寿州的淮西军,在绝望的情况下,想必同样给辛如明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场大雪的到来,加强了这种无言的压力。辛如明毕竟不是秦宗权,没有秦宗权那么大的震慑力,无法完全掌控蔡州的淮西军,他不得不接受绝大多数淮西军的要求。这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就是导火索,就是催化剂,最终将辛如明逼上了绝路。
如果秦宗权换另外一个人来守寿州,或许寿州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鹰扬军本来的计划,也是要等到寿州的淮西军削弱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起攻击的。只要寿州的淮西军不主动突围,他们至少还可以支撑一两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淮南战事出现大的变化,迫使鹰扬军必须从寿州前线抽调兵力的话,淮西军还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只是,他能换什么人呢?
秦贤?
申丛?
卢瑭?
不太可能。
他们都是鹰扬军的手下败将,被鹰扬军打败了无数次,指望他们来守住寿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何况,秦宗权并不彻底的信任他们。辛如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寿州的最高指挥官,唯一的解释就是秦宗权信用他。到了这个时候,秦宗权只信任当初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血霸都兄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刘鼎偏爱自己的鬼雨都战士一样。
事实上,在开战之前,卢瑭、张佶、刘建锋等人,都被秦宗权调回了蔡州,寿州方面只剩下了辛如明一个大帅,甚至连小帅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是秦宗权将兵力都集中到蔡州,准备进行最后的负隅顽抗。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秦宗权是担心他们三个在寿州,会背着辛如明和鹰扬军接触,从而妨碍辛如明的战斗决心。
淮西军大限将至,秦宗权却还在疑神疑鬼,别人只能无语。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秦宗权的用人不当,鹰扬军现在也没有能够进入寿州。由于寿州的到手大大快于鹰扬军的预期,于是很多工作都必须提前进行,鹰扬军节度使辖下的所有机构,都必须高速运转起来。
刘鼎一行人进入城门以后,只看到城内到处都是积雪,街道上有很多覆盖着积雪的陷阱,有的地方积雪甚至深达大腿,如果有人不小心陷下去,没有别人的帮助,是很难自己爬起来的,也不知道淮西军是怎么清理积雪的,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说是要用这个来对付鹰扬军,未免有些儿戏,别鹰扬军没对付上,反而先将自己人给坑了。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在寿州城里面,这样的积雪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之前冲入成的武装民夫,现在正在追杀零星的淮西军,无论淮西军躲藏到他们地方,都被这些武装民夫找出来,就地就是一刀。淮西军在前线战败,逃出城里的还有万人之众,可是他们完全失去了指挥,居然被这些武装民众追杀的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偏偏城内又没有什么可以躲藏的地方,进退无路,。武装民众追杀他们的时候,刘鼎等人站在城门口,都能够看的清清楚楚。原因无他,视线实在是太好了。
在刘鼎面前的街道两边,家家户户的门、窗、门框、窗框都全部被拆掉了,只剩了空洞洞的缺口,上面的屋顶也全部拆掉了,所有的木料、茅草,全部都消失不见,地上只有破碎的泥砖,破碎的瓦片,还有就是乱七八糟的家庭用具,木制的家具也全部消失不见,只剩下陶瓷家具。由于房屋都变成了这样,视线当然好得不能再好了。
刘鼎进入一个人家看了看,发现锅里居然是凝结的冰块。原来,城内的供水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淮西军又不想维修,导致几乎所有的民居都缺水。然而,只要是人,就必须喝水,而且是干净的水,淮西军也是人,也必须喝水才能活下去。城内的供水系统既然无法供水,淮西军士兵只能自己想办法。于是,不少的士兵就试图将积雪融化为饮用水,这种行为极大的消耗了燃料,他们找不到足够的燃料,于是就将所有可以燃烧的东西,都全部拆了下来。
数万的淮西军驻扎在城内,每天烧水需要的燃料,取暖需要的燃料,当然不是小数目,于是,城内所有的燃料,都全部被弄来烧掉了。刘鼎等人慢慢的向前走,看不到任何的木料,任何的茅草,整个寿州,仿佛是雪堆,仿佛是冰窖,处身其中,寒风呼啸,感觉特别的寒冷。被冻死的淮西军尸体,随处可见,至于被掩埋在雪地下的淮西军还有多少,就谁也不知道了。
更悲惨的是在淮水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