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帖》的正文没有暴露在外面,而是和当时方天风发现的时候一样,被一本书册夹在里面,防止损坏。.
方天风没有打开《平安帖》,依然能感受里面那张纸上蕴藏的冲天才气。
方天风之前为了帮许柔,锤炼出才气之笔,平时不会动用,但每次在他写字的时候,才气之笔都会跃动,让方天风的字更好看,送快递的小哥夸过方天风,而安甜甜也曾说过方天风的字比以前好看多了。
随着修为提高,随着气兵增多,方天风的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哪怕他不认真练习书法,但因为才气之笔的影响,也必然能达到同龄人的顶级层次。
方天风提起笔,说:“我最近正学习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但自觉还没练到家,本不想在大家面前献丑,不过,既然有人非要跟我比,那我就写几个字祝贺王老六十大寿,就写福寿双全吧。”
方天风深吸一口气,毛笔缓缓下落。
在这个过程中,才气之笔化为一道橙色的光芒,进入方天风手中的毛笔内。
一旁的《平安帖》早就被方天风练成气宝,受到才气之笔的吸引,《平安帖》中的才气轻轻一震,脱离书页飞出,同样融入方天风手中的毛笔中。
毛笔落下,方天风开始写字。
几位评委老人都站在方天风身后,本来都当是看热闹,毕竟方天风太年轻,既不像鲁桦从小练书法、又不像厉庸用丰富的阅历磨砺笔锋,在书法上很难比得上两个人。
但是,“福”字仅仅写了一半,黄良易就轻咦一声,而其他几位评委的眼睛也随之亮起来。
其他人都在方天风的桌子对面,无法看到正面的字,看不出什么名堂。
当整个“福”写完,行书大家黄良易目瞪口呆,然后伸手一指方天风的字,想要说什么,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其他几位书法名家也异常惊异,一边看方天风写一边赞叹。
王源泽倒吸一口凉气,说:“嘶……飘若游龙,矫若惊龙,堪称至美!”
“这笔锋,入木三分啊!好老辣的起笔和收笔,难以置信!”
“这字,深得书圣精,我看过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临摹的王羲之书帖,也不过如此!”
“这‘寿’字笔势委婉含蓄,道美健秀,一派大家风范,比前一个‘福’字更加。”
方天风写完最后一个字,缓缓提起笔,在别人眼中很普通,但在方天风眼里,这幅字竟然被橙色宝光笼罩!
方天风的才气将永远留在上面。
一直说不出话来的黄良易才说:“简直就是书圣再世!我临摹书圣行书几十年,绝不会看错!方大师,你就是当今的小书圣!你第一个‘福’字还没写完,我眼前就有点恍惚,好像看到书圣王羲之亲临!”
王源泽说:“你们发现没有,这四个字,一个比一个功底深,简直就像是一个人每隔几年写一个字。最后那个‘全’字,无论是字形字意还是笔势,都堪称绝美。哪怕书圣王羲之在年轻的时候,也写不出这般好字!”
方天风谦虚地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领会书圣的精髓而已,千万不要叫我小书圣。”
方天风把笔放回笔架,而笔中的才气回到《平安帖》内,消耗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才气之笔同样飞出毛笔,和刚才比,新的才气之笔光泽更加圆润,更有质感,意味着方天风的字会更加好看,会化为方天风的本能,而不是暂时的能力。
文字刚写,笔墨未干,不宜挂起,其他人纷纷走过来,从侧面看这四个字。
一位参赛的中年人轻叹,说:“黄老的评价一点没错,堪称书圣再世!方大师要是临摹《兰亭集》然后做旧,其价值必然远超现在的唐摹本,就算有人认定是书圣的真迹我一点都不意外。”
“真没想到,方大师不仅是道教的大师,是收藏大师,竟然还是书法大师!黄老,您是行书大家,您觉得这四个字的火候,跟您比怎么样?”一位评委叹息问。
黄良易沉吟片刻,说:“前两个字美则美,但火候不够,第三个字,已经和我并驾齐驱,而第四个字,已然超越我!这笔力,老辣的狠啊!你们看最后那个‘全’字,堪称浑然天成,简直就是从纸上长出来的!你们用放大镜看,必然能看出不同。”
王源泽立刻拿出放大镜弯腰查看,看完后轻叹:“墨迹自凝,唯有书圣才能达到的境界。方大师啊方大师,果然名不虚传。”
其他人好奇,陆续用放大镜查看比较。
他们很快发现,第一个“福”字虽然好,但在放大镜之下,所有笔画边缘有些毛茸茸的,那是因为墨汁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