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新春快乐
虽然这位东瀛大师很适合,为这部电影设计。
但是她终究是受到了西方现代思潮和美感影响的设计师。
而王耀希望这部电影展现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华夏内核和文明下的瑰丽,最好,不带有任何现代元素,也不去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将华夏战国时期的瑰丽完完整整的复原,并且向全世界展示这种震撼。
所以用沈家苏绣,王耀觉得比那位东瀛设计师要更好一些。
同时张艺眸以及投资方原本定那位设计师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方在西方电影界有些名望,而且能迎合西方审美,王耀则觉得,为什么要迎合?
所以他私下联系的周怀,让投资方投票的时候,投到了他这边,于是最终就定了沈家苏绣。
张艺眸也很高兴,因为他在电影的美感上致敬了黑泽明导演的《乱》,用色块分割的画面感来体现更多鲜明的内核,展现华夏历史长河的春夏秋冬。
在手法上致敬了黑泽明导演,要是也用了那位设计师,就可能会被贴上一种标签‘借鉴’,这对一个导演来说还是挺头疼的。
黑泽明是国际公认伟大的电影大师,但是张艺眸同样也是有自己的抱负。
王耀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一边跟着考察取景,一边把沈从文先生的《古代服饰研究》《战国漆器》《龙凤艺术》几部书还有一些古代甲胄类题材的专著看了一遍。
王耀这种学术考究一样的态度,让张艺眸十分感动,虽然他们做电影时也会认真,但是跟这种钻研精神,或者说传统匠人精神还是有些差异。
毕竟拍电影是以艺术为主,学术为辅。
但是王耀倒是觉得,这两者不冲突,只是投入的精力多了一些罢了。
在设计好服装造型和甲胄造型之后,王耀还顺便整理了一部新的‘古代服饰电影运用’专著,把一些朝代中,最为突出代表性的服装特色和花纹着重整理出来,能用于以后的古装电影服装设计。
不过这部书没太多时间整理,因为服装问题画出张艺眸要的效果图之后扔给沈慧欣复原就好了,甲胄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是大场面,最少需要一千套战国时期的甲胄。
这些年拍过不少以秦朝为背景的电影,有陈恺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周晓文导演的《秦颂》等等,都是很经典的电影,但是里面的场面也没有《英雄》这么大。
为了突出秦朝的军事强大,张导准备弄至少上万人马的方阵,在戈壁滩上浩浩荡荡的拍摄。
这个场面光想想就是让所有男人血脉喷张的惊心动魄,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就是资金。
一万群演,一天开销至少一百万,而且还不一定一天能拍完,再加上一些服装,工程道具的还原,这笔钱还是挺大的。
虽然是大制作大投资,但是也不能随便烧钱啊。
关于这问题投资方又发出了异议,认为几千人就行了,散拍剪辑后期合成就行了,但是张导觉得会显得不太真实。
王耀粗略的算了一下,租借国内已经有的甲胄服装,但是还要重新烧制一些新的还原历史的甲胄,而且至少上百套作为特写镜头。
而且符合拍摄条件的甲胄,全国应该也不够一万套,还要重新补充一部分,这个投入也不小。
投资方表示,能省就省点吧,现在还没定主演片酬,在服装道具上,已经预算了2000W了,这还不算群演和战马等租用。
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