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楼位于临安城东,按岳云设计的“临安花魁大赛”赛程,预赛是由各青楼自行组织,决出本青楼的前三名参加复赛。
而复赛则分为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四个赛区举行。其中城东赛区的复赛地点就在清风楼。所以清风楼除了要组织自己的比赛外,还要筹备复赛。
不过眼下离正式开赛还有几天,所以清风楼还并没有出现客人爆满的情况。陈伯康走进清风楼,只见在楼内四处都张贴着各式各样的横幅广告,有金铺的,有酒楼的,还有当铺和茶馆的,甚至连那位临安第一讼师万无忧的广告标语都贴在走廊的墙壁上。这可真是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店铺都利用上了。
按照之前赵眘、吴健春、李雨柔达成的协议,预赛的收入六成归各青楼,两成上交朝廷;复赛的收入承办青楼得两成,参赛青楼得四成;而决赛时,则是六成收入归参赛青楼。之所以预赛、复赛、决赛的收入只有六成拿来分配,是因为另外四成中,有两成要上交朝廷,两成留存大赛组委会,以作明年继续举办该赛事的资金。
所以,这也难怪各青楼都挖空心思拉客户、拉赞助。且个个都憋足了劲要让自己的姑娘们进复赛甚至决赛。
陈伯康走进清风楼后没多久,便有一位身着红色花边罗裙的老妈子迎上前来,一脸媚笑道:“客官是来找姑娘的,还是来为自己店作宣传的?”
陈伯康原本想说是来找岳云的,但听这老妈子这一问,便灵机一动道:“老夫是从苏州来的,听说临安在搞什么花魁大赛,说只要交纳一定费用,便可为自己的店作宣传……”
“对对对!不知道老先生家里是开什么店铺的?我们可以为老先生的店铺作宣传,费用也很低廉,绝对物超所值!”那老妈子立刻便开始推销起来。
“可我的店在苏州,在临安作再多的宣传。别人也不大可能跑到苏州去买我店里销售的东西啊。”陈伯康不解地问道。
那老妈子听后却是微微一笑道:“老先生不必担心,对于您的顾虑。我们东家早有方案解决,不知老先生可有兴趣一听?”
陈伯康听闻之后,倒是更加好奇,神情一正道:“陈某愿闻其详!”
他亦知赵眘的听雨轩拉的客户全是本地的。外地客户几乎为零。如何从外地前来观看大赛的客户中榨取剩余价值,是他和赵眘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难题。
老妈子侃侃而谈道:“第一个选择就是老先生可以在临安开一家分店。临安是我大宋京城,人流如织,商机无限,比苏州赚钱的机会多得多。老先生应也不是一个守成之人,想必希望自己的店铺更加兴旺,如在临安开分店,则由我清风楼提供宣传,正好可补新店初开。客人不足的问题。”
“嗯!我明白,不过老夫现在并无意在临安开店,而且老夫经营的东西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又如何帮我宣传呢?”陈伯康有意刁难道。
那老妈子听后却是微微一奇。她眉头一蹙道:“老先生经营的是何物?为何说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呢?”
陈伯康故作为难地叹道:“老夫是开棺材铺的,你说这如何敢到处开分店,又如何去向别人宣传嘛?”
原本他以为这老妈子听后一定束手无策,却不料她一脸喜色道:“原来老先生是开棺材铺的啊!这问题好解决啊!决不会有什么忌讳的!不要说棺材铺。就连卖花圈的、卖纸钱的、卖丧服和做墓碑的,都在我们这里签了协议了。”
“哦?”这下陈伯康更是好奇了。他问道:“我既不在临安开分店,又是卖的如此不吉之物,你们如何为我宣传啊?”
那老妈子微微一笑,拿出一张黄铜做的卡片和一本小册子道:“陈老先生,您只要与我们清风楼签订了协议,成为我们的联盟会员,就可享有我们独特的宣传渠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只要他们在我们这里住过,消费过,都会成为你的潜在客户。”
“哦?能不能详细解说一下呢?”陈伯康听得莫明其妙。
那老妈子显然不是第一次遇上陈伯康这样一头雾水的人。她于是耐心给他解释起来,经过约半个时辰的讲解,陈伯康终于明白了清风楼是用怎样一种模式吸引客人和商家加盟。
原来,凡是愿意为这次“临安花魁大赛”提供赞助的商家,在清风楼签订赞助“临安花魁大赛”协议的同时,清风楼还会提出,附送一份“清风楼加盟协议”。
这个加盟协议其实内容很简单,只要提供了赞助的商家,凭缴款单,便可决定是否成为清风楼的商家会员。如果愿意,在加盟协议上签字画押之后,清风楼将把该商家的地址和字号写入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则会附送给在清风楼消费过,并办了贵宾会员卡的客人。
陈伯康看了一下那小册子,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地的客栈、金铺、木器店、商行、酒楼等名录。当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李家的产业,而其余的应该是赞助了这次“临安花魁大赛”的商家。
按这加盟协议的规定,凡是加盟的商家,在遇到持有清风楼贵宾会员卡的客户来此商家消费时,商家都应无条件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九折。如果发现虚报价格,或者不给客户打折的情况发生,则清风楼有权将该商家的名字从名录中删除。此外,该商店还要承诺,保证自己货物的质量或者服务的水平不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要力争让客人满意。
陈伯康看到这里,觉得有些好笑,这样全是义务的协议对商家有何吸引力?
老妈子看陈伯康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便知他没意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于是她微微一笑道:“陈老先生,你想想看,虽然表面上你的店是打了九折,少赚了钱,但薄利多销,打九折之后,你卖两副棺材。总比以前不降价卖一幅多吧?而且在我们店来的外地客人中,苏州人就占了大头。他们每人都有一本册子。如果以前他们家里死了人,可能就在附近的棺材铺卖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