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我们用铁血精神彻底把敌人驱赶出国门的一天,绝不会是今天……”曹小民的社论再次在傍晚时间出现在全国的主流报纸上。
这篇社论并不是曹小民亲笔写就的,而是陈布雷根据他那份内部参考分析写出来,在开战的一刻电传发往全国各地的。无论是用词和观点都和曹小民一向的言行一致,而且这篇文章还发到子广东战区经曹小民过目了这确实和曹小民自己写就没分别了,但即便他不首肯这篇文章也会被发出去,这才是区别……
这篇文章一出世就已经把这次的全面反攻定性了:曹小民全盘策划的早有预谋的一场对日大规模破袭战!
如果〖中〗国有人在刻意破坏和平,那么这个人只能是曹小民!
明天,也许那些被破灭了梦想的人们就会群起而攻之了……蒋介石刚送走陈立夫,他用一句感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么多人期盼着和平,现在梦想破灭了,他们也要找一个宣泄口啊……这段时间不用管得太严,有时候也要让别人发发牢骚才是……………”陈立夫的内心在暗暗心惊:蒋介石不是这么快要对付曹小民吧?
张群的内心在焦急:不是已经和林蔚商量过,刻意把那份各战区发起进攻的时间表分成两段发过去了吗?曹小民没看明白?他没看出其他所有战区发起进攻的时间都比他自己控制的战区时间要晚上一两个小时?他没作出调整?”
他是真的不明白还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呢”?蒋经国没吭一声,他也在暗自心焦:不为别的,只为了不公平!明明所有人都知道结果,明明所有人都清楚民众的失望心理:但是所有人都在装糊涂,只因为有的人想离间曹小民和父亲的关系、有的人想看见他成为众矢之的、有的人想拉拢他还有的人竟是因为要他的威望下降便于驾取,那是自己的父亲!
但是父亲所做的,难道不正确吗?让一个成为众矢之的的战神失去了民族英雄的光环但却保留着锋锐,这不是更好控制吗?
但是,难道让曹小民继续以一个盖世英雄存在就真的会影响到父亲的政权吗?
他真的会有野心?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曹小民真的有这野心并且掌了权了又有什么不好呢?如果他真能赢得大家的支持又有那个重塑这个民族的能力……蒋经国陷入了沉思当中。
和平派的另一重要人物陈公博在第一时间就把重庆的传媒论调发到了香港,正在办公室里发呆的汪精卫看着电报很长一段时间才忽然叹道:“唉,我们都在替人作嫁,这事最后得利的还是蒋中正啊现在我们如要和〖日〗本人稳住局面便不可力挺曹小民,顾此失彼不能两全:至于蒋中正却可以在这个时候给曹小民伸一伸手唉,打还是和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他来说权力却是最重要的:有比牢牢掌握着我〖中〗国第一战将更有力的掌权好手吗?”“…烈侯将军所虑并非无理,但我堂堂大中华千年礼仪之邦:即便心有疑虑,亦不妨待人以宽厚。
如他人负我,娄自可以强硬之态示人,此乃出师有名……”思考再三,汪精卫连夜为第二天的大公报写了一篇社论,对曹小民的战局分析进行再分析:其措辞竟是异常客气,并无任何针对曹小民的锋锐言辞:给人以一种对曹小民赏识而对于时局满含担忧和惋惜的感觉。
“本次军事行动,乃是经过三军总司令部的批准,其责不在他人而在我…”就在当晚,蒋介石的声明也在起草中,他的社论就像是一篇《罪己诏》(汉武帝忤悔自己多用兵事的检讨诏书),把破坏和平的罪名拼命往自己身上拉……但是却给人一种时局已经至此,他不得不出来承担,为曹小民承担的感觉。
……中日之间的战争本来很有机会在一九三九年初结束,那样的话世界可能会演变出完全不同的格局。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两国的主战派再一次占据了上风:尤其是〖中〗国的实权人物曹小民决然发起的一次全线进攻,实际上已经把中日和平的可能彻底粉碎:后来双方的和平派人士一切努力都是徒然……在后世,史学家们这样给曹小民的反击作了定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