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第一次到瑞典,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国家的航海历史和对大海、对船只的热爱。海洋和轮船在瑞典人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项不可分离的内容。购买船只,是瑞典人仅次于房屋的投资;但凡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舍得在船只上投资。船,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娱乐,他们的消遣,他们的精神寄托。
瑞典人的特点是什么?她在书中找答案。
书中说,瑞典人精于商业,善于把握商业机会,推销他们的产品。在商业活动中,看似沉默寡言的瑞典人是决不会客气的。
在瑞典,代理商的地位非常重要:大半生意由代理商介入后才顺利完成商业活动。代理商的营销才华为瑞典产品的推销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制造商只负责制造,销售则由代理商来执行。这种商业运作模式发挥了制造商和代理商各自的长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瑞典的商务活动郑重其事:人们必须穿西装;出席正式晚宴时,男人必须打黑领结。
瑞典人的特点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瑞典的交通规则规定,酒后不能驾车。瑞典人认真遵守这个规定:每当外出出席活动需要饮酒时,他们都会指定一位不喝酒的人负责驾车。瑞典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遵守时间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时间概念很强,只要是定好的时间,他们绝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好习惯贯穿于瑞典人日常生活中,令人肃然起敬。同样是欧洲,南欧人的时间观念就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她以为,这与民族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北欧人严谨;南欧人散漫;北欧人节俭;南欧人挥霍;北欧人理性,南欧人浪漫。
瑞典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社会和谐,人心安定。瑞典虽然制定了高物价、高福利、高税收政策,但是其经济发展却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发展速度胜过西欧。西欧和南欧国家也实行高物价、高福利、高税收政策,但是经济发展乏力。同样的社会制度,瑞典与南欧国家的经济相比,其经济的活力显然要胜一筹。她觉得这种差别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瑞典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这里几乎消灭了城乡差别,极大地缩小了贫富差距。瑞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杀富济贫”的国家。据瑞典人称,瑞典经济发展平稳,人们安居乐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治国理念和政策。一般瑞典人的工资差别不大当,大家挣得钱几乎一样多,很少有人去攀比工资的多少。而那些富人,则要交纳高额的各种名堂的税。纳税,在瑞典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偷税漏税现象很少在瑞典发生。
瑞典在历史上也曾辉煌过,也曾发动过战争。今天,瑞典人则大力发展经济,把经济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把源源不断的经济利润从世界各地带回瑞典,维持着瑞典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如今800多万瑞典人在本土安居乐业,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过着发达国家公民的好日子,享受着极好的各种社会福利。
瑞典是北欧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规模也最大,但瑞典似乎对此漠不关心,更没有以北欧老大自居。虚荣,攀比,浮夸,在瑞典没有市场;而实干,认真,持久,则是瑞典人的特点。瑞典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的诸要素。
在一本书中,她看到了一段有关瑞典和中国关系的介绍:
瑞典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述到300多年前。当时,有数百艘商船利用海上丝绸之络来往于中瑞两国,进行商贸活动。这些船只把精美绝伦的东方工艺品带到瑞典,使瑞典人领略了神秘的东方文化。瑞典王室成员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兴趣浓厚,长期以来热衷于收藏中国艺术品。
她便想“:多少年来,何止瑞典王室收藏中国艺术品,在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有多少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高官巨贾都曾收藏中国藏品。几百年来,中国艺术品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风靡世界,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成为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缩影。
早在1950年,瑞典就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瑞典是西方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而瑞典则在1950年1月14日便承认中国,5月9日与中国建交。这在当时的西方国家中是很少见的。
瑞典当时为什么会和中国建交?她认为那是瑞典人的远见。
那天晚上她看书看到很晚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