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那些背叛明朝降我大清的官员其实没有什么过错,有过错的是他们曾效忠的明朝皇帝。
和珅这话说的很仗义,也十分通情达理。
贾六什么感想且不提,反正他爹贾大全听了和侍卫这话,那胸口就跟被万春楼的小菊花用舌尖子舔过似的,贼他娘的舒坦。
本来就是嘛,你朱家皇帝要有本事的话,我太爷他能降大清么!
既然我太爷降大清没有错,那凭啥说我太爷是贰臣咧?
要么是皇上不厚道,要么是皇上身边有小人啊!
这人呐在遇上事彷徨无助时,哪怕来人实际帮不上他忙,但只要说的话中他的意,入他的耳,便顿觉这人就是极好极好的。
贾大全现在就是这心态。
可当爹的刚想趁热打铁为老太爷诉个委屈,以增加人家和侍卫对贾家的同情心时,边上的儿子却冒出句叫他摸不着头脑的话来,顿时不高兴的瞪了儿子一眼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
贾六心想我几年前就大人了,有什么不能插的。
却是没空跟这傻爹顶嘴,而是很认真的问被他所言吸引过来的和珅:“不知和侍卫可知我所说的话出自何处,又是何人之过错?”
“这...”
和珅虽熟读经典,但忍不丁被人这么一问,一时还真没想起这话出自何处。
“此《论语》季氏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朱文公给出的批注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所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责的话当然是看守者的责任。”
贾六说这番话时声音明显提高了许多,尤其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这句话。
他也没给和珅多想的时间,因为他知道和珅一定能想到出自何处,也能想到答案是什么,那样的话便突显不出他贾六爷“提点”的重要性。
经贾六这么一提醒,和珅顿时想到了,微一点头,道:“确是出自《论语》季氏篇中的季氏将伐颛臾。”
旋即有些奇怪,不知这位贾公子何以提起圣人之言,这跟他贾家如今面临的困境有什么关系吗?
原本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却有关系。
你和珅说贾家老太爷做贰臣不是他的过错,乃是从前效忠的朱明皇帝之过错。
那猛兽从笼中出来把宝玉弄坏了,又是谁的过错?
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此时无形之中有所呼应。
“我家太爷仕清之后忠心耿耿,又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皇上却定我家太爷为贰臣,这于情于理都不合,故我以为此皇上之错。”
贾六迅速点题,天大人情已经不经意间送给和珅,此时自是不能再多做强调,否则着迹太深也是不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宫心之金枝玉叶 腹黑恶少的宠妻 幻想娘西游 小女巫代嫁太子妃 回到那一世 系统之和纣王一起逆袭 [综]打死那个凶残的医忍 [HP]行于荆棘与繁花 重生锦绣世子妃 江湖震动之刀剑争锋 阿茶 燕凰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情人泪·岁月尽头 至高学院 [猎人]库洛洛是我同学 [野良神]捡到一只惠比寿 最近江湖总有那么一个魔头叫宇文文静 爆笑二货之美男站住打个劫 穿到雷白苏世界的蛇精病你伤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