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奇怪的命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看到李明方的样子,秦川不禁有些奇怪地问李明方:“老李,哪里不对吗?”

    李明方诧异地问秦川:“东家,你要的这水泥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秦川对于水泥到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他只是想要这两座建筑坚固一些。当然,据说牌号越高的水泥越好,只是还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水泥是不是按照牌号区分强度的,所以秦川没敢问。

    李明方苦笑着道:“我说东家,若是这样,咱大清就有水泥,哪里还要从国外进口。”

    “什么,大清就有水泥?我怎么没听说过?”

    听李明方说大清就有水泥,秦川不由惊呀起来。

    “有啊,开平那面就有水泥厂,咱们可以从那里买水泥啊。”

    秦川仔细想想,他没听说过那里有什么水泥厂,他在租界里可是很认真地收集了许多信息,主要是这个时候大清到底能生产些什么东西,不过结果让秦川很是失望,所有现代一些的工业产品,大清几乎都不能生产,从铁钉到简单一些的机器设备都是如此,唯一好些的是枪炮子弹,不过这些都是官办的军工企业,一般不对外经营。

    在秦川记忆里,开平那里现在倒是有个开平煤矿,这也是官办,再就有一个也搞不清生产什么东西的叫做什么细绵土厂的企业。

    “老李,开平除了煤矿再就是一家绵土厂,那还有什么其它工厂?”

    李明方疑惑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哦,东家,这不怪你,洋人的东西,到了咱大清,基本上都是在名字前加上一个洋字,比如什么洋火,洋钉,还有洋枪,可唯独这水泥名字起的怪些,搞不清怎么就叫成了细绵土,这细绵土厂就是水泥厂,细绵土就是水泥,前年由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开办。”

    李明方所说的唐廷枢,号镜心,广东人。上过教会学堂,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香港和上海海关做过十年翻译,在怡和洋行还做过买办,有过自己的船队,开过国内最早的保险公司,早于盛宣怀做过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1876年筹办开平矿务局,建设大清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还和他的好友徐润开办过十几处矿山。

    可以说,唐廷枢绝对可以称为对近代中国现代经济最有影响的人物。

    秦川愣了半晌也不由哑然失笑,他还真没想到,这细绵土就是水泥。

    只是既然大清前年就有水泥了,怎么未见大清那些炮台、工事,甚至楼堂馆舍使用过,还是习惯用什么糯米汁一类的东西砌筑加固。说到底,还是国人固步自封,只认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却不愿意积极接受新知识。

    从当权者到各级官吏,再到普通百姓都是民智未开,这才是这个时候大清最大也是最危险的弊端。

    想到这,秦川心里不由一动,接着就是一阵狂喜。

    方才想起了唐廷枢,可他那个好友徐润,不仅是开平矿务局会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