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奇怪的命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会办,还是唐廷枢最紧密的商业伙伴,尤其值得后世称道的,还是徐润和容闳一道建议资助留美幼童这件事,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后来慈禧责令那些在美国“无法无天“的留学生回国,可这些人都基本学有所成。

    在秦川的记忆中,第一批30名9至15岁的留美幼童是1872年到达美国,开始为期十五年的留学生涯。前后四批,共有120名幼童赴美。这些幼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所在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到1880年,共有五十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弗大学。其余的学生,虽然还没读完中学,可在学校基本上都成绩优异。

    由于群体表现优异,这些拖着辫子的幼童,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费留学生,更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还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

    被责令回国时,120名留美幼童除因不守纪律先期被遣返的九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1881年被分三批送回国。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被送到天津的北洋电报学堂学电报,第二批、第三批返回的学生有的去了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剩下的一些人分赴北洋水师,以及北洋机器、电报、鱼雷等各局、学堂当差。

    这些人不仅现在没人重用他们,后世除了詹天佑、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颜惠庆、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梁敦彦等寥寥数人有人知晓,其他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

    秦川心道:“这些人相比现在都是不得志,如果能把这些人招揽到手下,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还得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再办这事。这水泥倒是有了,可质量怎样他可不了解,看着一旁的亨利问道。

    “亨利先生,你知道开平的水泥吗?它的质量如何?又是否可用?”

    精通汉语的亨利一直乐呵呵地听着秦川和李明方的对话,见秦川发问,这才笑着点头道:“秦,要说你们大清生产的工业品有哪些值得称道的,除了你的震旦牌色布,再就是这水泥了,其它的我实在不敢恭维,你放心,这水泥的质量很好,你们现在修建的这条津榆铁路上的桥梁,就是使用它的水泥。”

    吃过午饭略微休息了一会,秦川就迫不及待地给小威廉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告诉小威廉,他要的步枪改成2000支,就是这种88式。再有,就是要订购一千支驳壳枪,并且配备足够的子弹。

    写完信,秦川亲自到楼下账房找到李明方,要李明方把这封信尽快送给小威廉。另外交代李明方,要他设法打听那些留美幼童回国后的境遇,总之这些信息有详细越好。

    回到小楼,又要楚云飞去李明方那里,把买来的鞭炮拿上一些,再找一个装染料的铁皮桶和一些瓶子,再让徐桐搬张桌子到后院。另外再喊上护厂队的人,都到后院训练场。

    吩咐完楚云飞,秦川自己提着叶紫其带来的皮箱,就直奔后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