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明是问罪来了。
话中暗指的就是西聆那件事。
是说这事处理的不好,处置西聆反而是她不大度,不仁爱。太计较了?
鱼蝶儿自然不能认同太后的说法。
难道她受了气还要打掉牙和血往肚里吞?就因为她是王妃,就得逆来顺受?否则就没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如果是这样,那王妃做着有什么意思?做来就是被人欺,还不能吭声的了?
没有这样的道理吧?那不如不做。反而还能随意欺负别人了。
心里不服,可她却不敢反驳回去,眼前的是太后啊,无论如何她不敢放肆,没有这个胆子。
鱼蝶儿暗自深呼吸数次,才尽力和缓了语气,“太后娘娘教导的极是。我是什么都不懂,而且还没过门,所以皓月斋的事儿现在都是王爷做主的。”
太后见她竟将一切都推到鹤泰头上了,显得有些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泰儿毕竟是男子,自古男子治国,女子理家。他一个男子理家难免大刀阔斧,用男子那一套粗犷之法。看似快刀斩乱麻,实则少了人情味。家和万事兴!凡事不能由了自己高兴。要以大局出发。”
这是在指责鹤泰处理的不当,不顾念旧情。
鱼蝶儿只得装糊涂,“太后娘娘不辞辛苦为皓月斋的事忧心,实乃王爷之福气。”
却听得太后叹一声:“你们若能明白哀家这份心也就行了。”
鱼蝶儿道,“自然是明白的,也感念太后娘娘的劳心。我什么都不懂,以后免不了向太后娘娘请教。待我学会了理家,太后娘娘也就可以少操些心。”
太后深深的看了鱼蝶儿一眼。
眼光中有着疑惑,这丫头失忆后性子倒是变了?太后觉得虽然她没明说是为了西聆而来,可也点的差不多了,鱼蝶儿应该是听出话音了吧,怎么愣是不接茬?
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太后看不透鱼蝶儿,也懒得再兜圈子,索性直言,将话引到正题上,“哀家听说前两日后院的夫人与你闹了不愉快?”
鱼蝶儿也不隐瞒,点头道,“让太后挂心了,已无大碍了。”
她并不多说,不告状也不说详情。却说已无大碍了,寥寥数字,却说明了她是受害者。
这么一来反倒让太后无言以对了。
人家受害者都不想提此事了,也没告状,也没说西聆什么不好听的,太后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指责她。
可是想着西聆如今还在量刑司里待着。失宠也就算了,好歹能回来皓月斋还算有个名分,即便是侍妾的名分。也比被逐出去要好啊。
所以思量了一阵,还是开口道,“哀家也不瞒你,西聆自八岁就进宫了,一直伺候哀家,可以说是哀家看着长大的,感情自然比别的宫女深厚的多。直到十四岁时,哀家将她赐给泰儿,送进了这皓月斋的后院。”
“在这儿也好几个年头了,中间泰儿还出征了几年,独守空房的日子不好熬啊!所以精神时好时坏的。你刚来皓月斋,她可能是看着你眼生,以为是会对王爷不利的人,所以可能是一时失了理智,便冲撞了你。”
“泰儿为了正你王妃的尊贵,将她送进了量刑司。哀家于心不忍,毕竟是哀家将她亲手送进这皓月斋的。所以这次的事儿,看在哀家的份上,你就原谅她,就算了,好不好?放她一马,让她回来皓月斋,哀家会好好教训她,今后她不会再做出这般放肆的事了。”
鱼蝶儿明白太后现在已经是尽量放低姿态了,不惜说西聆是神志不清才冲撞她的。
言下之意是让她跟鹤泰求情,赦免了西聆这次的错,把西聆放回来。
鱼蝶儿当然是不信的,什么精神时好时坏的,骗谁呢?西聆那日的嚣张姿态鱼蝶儿还历历在目,哪里是神志不清楚的人说的出来的。
因为知道太后是说谎话,是偏向西聆,所以鱼蝶儿下意识的,打心眼儿里就不情愿。
想到西聆就是因为知道太后会为她做主,所以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她,鱼蝶儿更是不愿意。
而且她也明白,这是因为她占了上风,西聆即将面临凄惨的结局,太后才到她面前这样说,若是吃亏的是她,进量刑司的是她,太后才不会来管她的死活呢。
所以即便太后已经将话说的很恳切了,鱼蝶儿还是没有直接答应,只道,“此事太后何不直接向王爷去说。此事是王爷处置的,我现在越俎代庖反而不好。若王爷同意放她回来,我没意见。”
她想着,要说你去找王爷说去,若是他同意了,她也就认了。毕竟不能让他在太后面前显得不听话。
但让她直接同意,她还是不甘愿,总觉得那样太没用了,那么轻易就向她们低头了一样。
而且依西聆的性子,以后也不会蛰伏下去,不会就此宁静的。